[实用新型]精密型腔模的加工刀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65447.7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47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李丰军;周龙;贾辉;陈华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明利钢材模具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9/00 | 分类号: | B23D79/00;B23C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舒丁 |
地址: | 52377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刀头 切削刃 刀柄 安装槽 加工刀具 精密型 轴心线 腔模 方块状 刃口 本实用新型 轴心线平行 间隔设置 可拆连接 锐角设置 生产效率 一次性 重合 倒角 换刀 开角 模胚 容置 成型 车间 编制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精密型腔模的加工刀具,包括:刀柄、连接于刀柄一端的刀头、以及可拆连接于刀头远离刀柄一端的第一切削刃和第二切削刃。刀头的轴心线与刀柄的轴心线重合;刀头远离刀柄的一端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安装部;至少一个安装部设有第一安装槽;至少一个安装部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一切削刃为方块状且容置第一安装槽中;第一切削刃的刃口位于刀头的外侧且与刀头的轴心线平行;第二切削刃为方块状且容置于第二安装槽中;第二切削刃的刃口位于刀头的外侧且与刀头的轴心线之间成锐角设置。上述精密型腔模的加工刀具,可以一次性在模胚上成型出带有倒角的开角槽,减少编制道路和车间换刀的加工次数,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精密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精密型腔模的加工刀具。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对于工件设计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于用于成型工件的精密型腔模的设计精度要求也随之提高。在精密型腔模的模胚上,一般需要开设撬模角以便于模具的拆卸,例如,在矩形的模具的四个角,分别开设出槽深5mm或10mm的开角。
传统的精密型腔模的撬模角的加工一般需要两个步骤,第一步是采用立铣刀在模具的四个角上各锣断出一个直角槽,第二步是采用倒角刀对第一步中成型的直角槽的内侧边顶部进行开倒角处理。编制道路和车间换刀加工都需要两个步骤完成,比较繁琐,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精密型腔模的加工刀具,其在刀头上设置可拆卸的第一切削刃和第二切削刃,工作时第一切削刃和第二切削刃同时转动,可以一次性在模胚上成型出带有倒角的开角槽,减少编制道路和车间换刀的加工次数,提高生产效率。
一种精密型腔模的加工刀具,包括:
刀柄;
连接于刀柄一端的刀头;刀头的轴心线与刀柄的轴心线重合;刀头远离刀柄的一端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安装部;至少一个安装部设有第一安装槽;至少一个安装部设有第二安装槽;
可拆连接于刀头远离刀柄一端的第一切削刃;第一切削刃为方块状且容置第一安装槽中;第一切削刃的刃口位于刀头的外侧且与刀头的轴心线平行;以及
可拆连接于刀头远离刀柄一端的第二切削刃;第二切削刃为方块状且容置于第二安装槽中;第二切削刃的刃口位于刀头的外侧且与刀头的轴心线之间成锐角设置。
上述精密型腔模的加工刀具,刀柄用于连接机床主轴,刀头用于带动第一切削刃和第二切削刃转动。而第一切削刃的刃口与刀头的轴心线平行,在工作时起到立铣刀的作用,第二切削刃的刃口与刀头的轴心线之间成锐角设置,在工作时起到倒角刀的作用。同时,第一切削刃对应可拆卸安装在刀头的安装部的第一安装槽上,第二切削刃对应可拆卸安装在刀头的安装部的第二安装槽上,可以根据需要求进行更换维护。在刀头转动时,第一切削刃和第二切削刃同时转动,可以一次性在模胚上成型出带有倒角的开角槽,减少编制道路和车间换刀的加工次数,提高生产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切削刃通过第一螺丝可拆连接于安装部上;第二切削刃通过第二螺丝可拆连接于安装部上。通过螺丝进行组装和拆卸,提高拆装的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安装部的数量为四个且以刀头的轴心线为轴向外辐射设置;相邻两个安装部之间的夹角为9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切削刃的数量为一个且设置于其中一个安装部中;第一切削刃的数量为三个且一一对应设置于另外三个安装部中。在成型出撬模角时,直角槽的切削量较大,倒角的切削量较小,故采用多个第一切削刀配合一个第二切削刀使用,合理搭配,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槽靠近刀头的轴心线的一侧设有第一弧形槽;第一弧形槽凹向刀头的内侧;第二安装槽靠近刀头的轴心线的一侧设有第二弧形槽;第二弧形槽凹向刀头的内侧。在拆卸切削刃时,利用弧形槽可以便于外部工具将切削刃从安装槽中退出,提高拆卸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明利钢材模具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明利钢材模具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654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超声加工用转轴与变幅杆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仪表除尘去毛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