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瑜伽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62276.2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15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黄飞鸣;黄善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飞鸣;黄善波 |
主分类号: | A63B26/00 | 分类号: | A63B26/00;A61H3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卜另北 |
地址: | 226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圈 齿轮轴 手握杆 瑜伽 本实用新型 大小一致 对称位置 无缝啮合 盲孔 通孔 分开使用 均匀设置 软质垫圈 整体使用 圈齿轮 分合 轮套 圈轮 穿过 外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瑜伽轮,包括内圈轮、外圈轮和手握杆,所述内圈轮外围均匀设置有一圈齿轮轴Ⅰ,且于内圈轮上对称位置留有两个大小一致的通孔,所述外圈轮内侧设置有一圈可与齿轮轴Ⅰ无缝啮合的齿轮轴Ⅱ,外圈轮外侧包裹有一层软质垫圈,所述外圈轮内侧于对称位置留有两个大小一致的盲孔,所述外圈轮套在内圈轮外,并通过齿轮轴Ⅰ和齿轮轴Ⅱ无缝啮合在一起,所述手握杆两端分别穿过通孔和盲孔,与内圈轮和外圈轮固定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既可作为一个整体使用,也可将内圈轮和外圈轮分开使用,使用范围较广;手握杆更方便瑜伽轮的拿放,也方便外圈轮和内圈轮的分合过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瑜伽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修身养性理念的逐步增强,瑜伽运动也越来越盛行,瑜伽姿势运用古老而易于掌握的技巧,改善人们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种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方式,包括调身的体位法、调息的呼吸法、调心的冥想法等,以达至身心的合一,进行瑜伽运动时,除了最基本的瑜伽垫,人们经常还会使用到瑜伽球,瑜伽球弹性大,应用范围广,但存在难掌控的缺点,让许多不能掌握其使用技巧的人望而却步。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瑜伽轮,相较于瑜伽球更容易掌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瑜伽轮,包括内圈轮、外圈轮和手握杆,所述内圈轮外围均匀设置有一圈齿轮轴Ⅰ,且于内圈轮上对称位置留有两个大小一致的通孔,所述两个通孔位于内圈轮一条直径的两端,所述外圈轮内侧设置有一圈可与齿轮轴Ⅰ无缝啮合的齿轮轴Ⅱ,外圈轮外侧包裹有一层软质垫圈,所述外圈轮内侧于对称位置留有两个大小一致的盲孔,所述两个盲孔位于外圈轮一条内径的两端,且两个盲孔的直径与两个通孔的直径大小一致,所述外圈轮套在内圈轮外,并通过齿轮轴Ⅰ和齿轮轴Ⅱ无缝啮合在一起,所述两个通孔和两个盲孔位于一条直线上,所述手握杆两端分别穿过通孔和盲孔,与内圈轮和外圈轮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手握杆包括主心杆和防滑垫,所述主心杆两端较细,自两端至中间位置逐步变粗,所述防滑垫共有两块,一上一下固定包覆在主心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外圈轮和内圈轮通过齿轮轴Ⅰ和齿轮轴Ⅱ无缝啮合在一起,使用时软质垫圈与人体接触,充分保证了使用舒适度,也可将外圈轮和内圈轮分开使用,分开使用时内圈轮上的齿轮轴Ⅰ与人体接触,可在使用过程中起到按摩穴位的作用,一物多用,使用范围较广;2、手握杆更方便瑜伽轮的拿放,也方便外圈轮和内圈轮的分合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内圈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外圈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内圈轮,2、外圈轮,3、手握杆,11、齿轮轴Ⅰ,12、通孔,21、齿轮轴Ⅱ,22、软质垫圈,23、盲孔,31、主心杆,32、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飞鸣;黄善波,未经黄飞鸣;黄善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622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娩球架
- 下一篇:一种四位倒立锻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