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头皮针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562026.9 | 申请日: | 2018-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26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 发明(设计)人: | 赵雪;王玉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雪 |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傅剑涛 |
| 地址: | 6283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针头 连接片 手持片 头皮针 固定耳 针柄 保护槽 刺伤 回弹 输液 弹性弯曲状态 本实用新型 非连接状态 可拆卸连接 侧面连接 分开固定 连接结构 向内凹陷 输液器 出厂 侧面 合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头皮针,涉及输液器领域。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刺伤的头皮针。头皮针包括针头、针柄和手持片,针头与针柄的前端连接,手持片与针柄的侧面连接;还包括保护套、固定耳和连接片;保护套上设置有由保护套侧面向内凹陷的保护槽;针头位于保护槽内;固定耳与保护套连接,固定耳与手持片贴合并通过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连接片连接保护套和针柄,连接片处于弹性弯曲状态;当固定耳与手持片处于非连接状态时,连接片能够依靠自身弹性回弹而带动保护套离开针头。头皮针出厂时,针头位于保护槽内,可避免刺伤。输液时,分开固定耳与手持片,连接片因自身弹性回弹而使保护套离开针头。输液后,重新使保护套套到针头上,可继续避免刺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液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使用安全的头皮针。
背景技术
常见输液器的输液管端部均连接有头皮针,头皮针包括针头、针柄和手持片,针头与针柄的前端连接,手持片与针柄的侧面连接。为了避免头皮针刺伤事件发生,输液器出厂时在头皮针的针头上套有保护套。输液时,将保护套取下,可将针头刺入血管或肝素帽进行输液。保护套取下后,往往被丢弃,使得输液完成后缺少避免头皮针刺伤的保护物件,容易发生刺伤事件。如果注意不把保护套丢弃,输液完成后把保护套套回到针头上,此过程中也容易发生刺伤事件。头皮针刺伤人后,不仅疼痛,而且还容易导致被刺伤者感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刺伤事件发生的头皮针。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头皮针包括针头、针柄和手持片,针头与针柄的前端连接,手持片与针柄的侧面连接;还包括保护套、固定耳和连接片;保护套上设置有由保护套侧面向内凹陷的保护槽;针头位于保护槽内;固定耳与保护套连接,固定耳与手持片贴合并通过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连接片连接保护套和针柄,连接片处于弹性弯曲状态;当固定耳与手持片处于非连接状态时,连接片能够依靠自身弹性回弹而带动保护套离开针头。
进一步的是: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手持片上的连接孔和设置在固定耳上的连接柱,连接柱端部设置有限位大头,连接柱上沿连接柱轴向设置有变形槽,连接柱穿过连接孔,固定耳与限位大头共同夹持手持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头皮针出厂时,针头位于保护槽内,人体不易触及头皮针,因此可避免刺伤。输液时,分开固定耳与手持片,连接片依靠自身弹性回弹而带动保护套离开针头,保护套不妨碍输液正常进行。输液后,重新使保护套套到针头上,即可重新避免刺伤。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在输液前后均可避免刺伤事件发生的优点。
2、保护槽由保护套侧面向内凹陷,保护套套到针头上的过程中,保护套是从侧面接近针头,而不从针尖方向接近针头,因此保护套套到针头上的操作过程很安全。
3、保护套始终通过连接片连在针柄上,能够避免被丢弃。
附图说明
图1是头皮针主视图;
图2是头皮针俯视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4是输液状态时的头皮针的主视图;
图中标记为:针头1、针柄2、手持片3、保护套4、保护槽41、固定耳5、连接片6、连接结构7、连接孔71、连接柱72、限位大头721、变形槽7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雪,未经赵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620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弹式防刺伤留置针
- 下一篇:一种防止输液皮条脱落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