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力可调节充气加压腹带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61994.8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6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高山;李博;欧阳玲;倪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35 | 分类号: | A61B17/135;A61F1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孟祥斌;崔双双 |
地址: | 110004 辽宁省沈阳市和***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主体 可调节 充气加压腹带 保护结构 气囊内壁 试纸条 渗液 束带结构 切口处 渗血 压疮 潮湿 本实用新型 测试结构 气囊外壁 直接检测 髂前上棘 充气球 大腿骨 可检测 可控制 可显示 气囊腔 髋关节 气囊 隆凸 外臂 腹部 出血 穿过 | ||
一种压力可调节充气加压腹带,其包括气囊主体和防止压疮发生的美皮康保护结构和束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主体包括气囊内壁、气囊外臂和气囊腔,美皮康保护结构设置于气囊内壁,气囊主体连接充气球结构,气囊主体上设置可显示切口处渗血或渗液或者潮湿情况的试纸条,所述试纸条穿过气囊内壁和气囊外壁;所述束带结构可将气囊主体固定于腹部。美皮康保护结构的设置,可以防止两侧髋关节大腿骨隆凸处及髂前上棘部位压疮的发生;试纸条的设置,可通过测试结构判断切口处渗血或渗液或者潮湿情况。本实用新型压力可调节充气加压腹带结构简单,可直接检测切口出血、渗液等情况,可检测压力大小并可控制压力时间,尺寸大小可调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手术后辅助治疗的压力可调节充气加压腹带。
背景技术
腹带是借助物理方法对腹部进行控制的一种围绕腹部设置的宽带,主要是针对腹部手术患者手术后,针对手术切口进行加压以实现防止出血或渗液及防止伤口崩开的效果口。现有技术中,手术后腹带有很多种,包括直带、短裤式、背心式等等,但是都存在诸多缺陷,例如;术后切口出血、渗液是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传统腹带由于屏障作用,导致渗血、渗液不易被发现,需要将腹带整个取下进行观察,费时费力,不利于切口恢复;腹带固定腹部时对腹部产生的压力不易控制;产后一般是使用腹带固定6个小时,需要医护人员或者患者家属特别记忆,劳心劳力;由于两侧髋关节大腿骨隆凸处及髂前上棘的特殊结构常伴有压疮的发生;腹带大小不能根据患者的胖瘦进行尺寸调节。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无需取下腹带可直接检测切口出血、渗液等情况、可检测压力大小并可控制压力时间、尺寸大小可调节的压力可调节充气加压腹带。
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无需取下腹带可直接检测切口出血、渗液等情况,可检测压力大小并可控制压力时间,尺寸大小可调节的压力可调节充气加压腹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临床工作中现有的腹带无法直接检测切口出血、渗液等情况,压力大小、压力时间不可控,尺寸大小不可调节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力可调节充气加压腹带。
一种压力可调节充气加压腹带,其包括气囊主体和防止压疮发生的保护结构和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主体包括气囊内壁、气囊外臂和气囊腔,保护结构设置于气囊内壁,气囊主体连接充气结构,气囊主体上设置可显示切口处渗血或渗液或者潮湿情况的测试结构,所述测试结构穿过气囊内壁和气囊外壁;所述连接结构可将气囊主体固定于腹部。保护结构的设置,可以防止两侧髋关节大腿骨隆凸处及髂前上棘部位压疮的发生;测试结构的设置,可通过测试结构判断切口处渗血或渗液或者潮湿情况,无需将腹带整个打开,既省时省力又利于患者切口的恢复。
进一步,所述保护结构为任何可以防止两侧髋关节大腿骨隆凸处及髂前上棘部位压疮发生的结构,其中优选为与人体两侧的浮肋与髂骨之间的部位相适应的美皮康材料制成的美皮康保护结构或者充气囊结构。美皮康保护结构或者充气囊结构的设置,可以防止两侧髋关节大腿骨隆凸处及髂前上棘部位压疮的发生。
进一步,所述气囊内壁的两侧分别设置一可粘合层,可粘合层的宽度与气囊主体相同,可粘合层的长度为5-10cm,保护结构底面上设置与可粘合层结合的结合结构。可粘合层为一较长结构,此种结构的设置,可以根据患者的胖瘦情况调整保护结构在气囊内壁上的位置。
进一步,所述可粘合层由魔术贴毛面构成,所述结合结构由魔术贴钩面构成,或者所述可粘合层由魔术贴钩面构成,所述结合结构由魔术贴毛面构成。此种结构的设置,既可以保证结合结构牢固固定于气囊内壁又可根据患者的胖瘦情况调整保护结构在气囊内壁上的位置。
进一步,所述可粘合层及结合结构都由相互黏贴的胶层构成。此种结构的设置,既可以保证结合结构牢固固定于气囊内壁又可根据患者的胖瘦情况调整保护结构在气囊内壁上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未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619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护理用止血装置
- 下一篇:类丝杠式往复传动机构以及往复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