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极化全向吸顶天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561923.8 | 申请日: | 2018-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72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 发明(设计)人: | 马向军;董政;唐欣;刘伟强;黄民杰;蔡贵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国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50;H01Q19/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盈方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3 | 代理人: | 周才淇;黄蕴丽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同轴馈电线 反射板 全向吸顶天线 本实用新型 单极化 振子 低频工作频段 从上至下 倒圆锥状 电气指标 顺次连接 信号分布 信号覆盖 不圆度 第一端 内导体 球冠状 圆柱状 波宽 底端 内凹 反射 伸出 拓展 | ||
1.一种单极化全向吸顶天线,包括反射板、设置在反射板正面的振子以及设置在反射板背面的同轴馈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子包括从上至下顺次连接为一体的呈内凹球冠状的上部、呈圆柱状的中部以及呈倒圆锥状的下部;所述同轴馈电线的第一端穿设在所述反射板内,且同轴馈电线的第一端的内导体伸出反射板的正面之外与所述下部的底端连接,所述同轴馈电线的第二端连接有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极化全向吸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的中部内嵌设有连接柱,所述同轴馈电线的第一端穿设在所述连接柱内,且同轴馈电线的第一端的外导体焊接到所述连接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极化全向吸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的底端形成有凸部,所述同轴馈电线的第一端的内导体穿设在所述凸部内并焊接到所述凸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极化全向吸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和所述连接柱之间设有绝缘件,所述绝缘件套设到所述同轴馈电线的第一端的内导体的外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极化全向吸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包括主体以及形成在主体两端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所述主体嵌设到所述反射板的中部内,且主体的靠近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伸出反射板的背面之外,所述第一部分搁置到反射板的正面,且第一部分与所述凸部之间设有所述绝缘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极化全向吸顶天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围绕所述反射板的中心间隔设置的若干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一端安装到反射板的正面,另一端安装到所述中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极化全向吸顶天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围绕所述反射板的中心间隔设置的若干L型隔离条,所述若干L型隔离条与所述若干支撑条交错设置;所述L型隔离条安装到所述反射板的正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极化全向吸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条的一侧具有凹位,从而支撑条形成中间窄、两端宽的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极化全向吸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隔离条包括安装到所述反射板正面的第一连接部以及连接到第一连接部一端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靠近所述振子;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支撑条均相对于所述振子的轴向倾斜,且两者的倾斜角度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极化全向吸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靠近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的外周固定套设有螺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国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国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6192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频天线辐射单元
- 下一篇:一种轻量双极化天线辐射单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