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释放机构的开关装置和线性致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59837.3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041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陆小健;胡仁昌;邢科亮;翟鑫;石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7/12 | 分类号: | F16H37/12;F16H57/10;F16F1/1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铁锋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释放 扭簧 线性致动器 旋转制动件 引脚 本实用新型 制动 拉动器 机构安装 径向收缩 控制旋转 锁止状态 无级调节 制动件 绣花 抱紧 省力 转动 锁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释放机构的开关装置,属于绣花技术领域,释放机构安装在线性致动器内,所述释放机构包括旋转制动件,释放机构通过控制旋转制动件的转动以控制线性致动器处于释放状态或锁止状态,所述开关装置用于锁定和解锁所述旋转制动件,所述开关装置包括基座、制动扭簧,所述制动扭簧包括扭簧主体、第一引脚、第二引脚,所述扭簧主体套装在旋转制动件上,第一引脚固定在基座上,第二引脚由拉动器拉动,在拉动器拉动作用下,所述制动扭簧发生径向收缩以抱紧所述旋转制动件。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线性致动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操作更加省力,还可以实现从不释放状态和释放状态之间的无级调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释放机构的开关装置和线性致动器,属于线性传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线性致动器,也称电动推杆,广泛应用在家具、医疗设备、太阳能发电等等领域,其主要结构包括驱动电机、传动蜗杆、蜗轮、丝杆、螺母,工作原理是驱动电机驱动传动蜗杆转动,传动蜗杆与蜗轮啮合从而带动蜗轮转动,蜗轮转动带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带动螺母轴向移动,螺母一般连接有内管,从而实现内管的伸缩移动。
现有市面上的线性致动器,很多在传动部件之间设置了释放机构,释放机构目的是在于驱动电机失去动力时,螺母能够反向驱动丝杆转动,相当于一只解除线性致动器自锁力的装置,释放机构通过需要一个开关装置进行控制,而目前的开关装置普遍存在结构复杂,操作不够省力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释放机构的开关装置和线性致动器,操作更加省力,还可以实现从不释放状态和释放状态之间的无级调节。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释放机构的开关装置,释放机构安装在线性致动器内,所述释放机构包括旋转制动件,释放机构通过控制旋转制动件的转动以控制线性致动器处于释放状态或锁止状态,所述开关装置用于锁定和解锁所述旋转制动件,所述开关装置包括基座、制动扭簧,所述制动扭簧包括扭簧主体、第一引脚、第二引脚,所述扭簧主体套装在旋转制动件上,第一引脚固定在基座上,第二引脚由拉动器拉动,在拉动器拉动作用下,所述制动扭簧发生径向收缩以抱紧所述旋转制动件。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对旋转制动件的锁定,采用一个制动扭簧来实现,制动扭簧的特性,在被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拨动时,会产生径向收缩、径向外扩的效果,利用制动扭簧的这一特性,可以用于将制动扭簧抱紧旋转制动件,利用制动扭簧与旋转制动件之间的摩擦力,对旋转制动件进行锁定,这种制动方式,结构简单,成本低,同时占用的空间小,让开关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
另外,用拉动器拉动第二引脚,这种拉动方式,非常省力,不需要对第二引脚产生很大作用力,制动扭簧变会发生形变,而且更为便利的是,制动扭簧对旋转制动件的制动力,可以变得可调控,因为拉动器对制动扭簧的拉力大小,决定了制动扭簧的变形量大小,利用这种可调控性,用户可以实现从不释放状态和释放状态之间的无级调节,而传统的开关装置,通常只能实现释放状态或未释放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拉动器与制动扭簧之间设有拉杆,所述拉杆转动安装在基座上,所述第二引脚定位安装在拉杆上。
作为优选,所述拉杆包括拉杆主体和套筒,所述套筒内壁设有定位所述第二引脚的定位槽。
作为优选,所述扭簧主体套装在套筒内,套筒上设有供第一引脚伸出的避让缺口。
作为优选,所述拉杆与拉动器之间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基座上,所述滑块上设有行走槽,所述拉杆上设有滚轴,所述滚轴与行走槽滑动且转动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拉动器包括拉索,所述拉索与滑块连接,所述滑块与拉索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拉动器包括两根以上的拉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598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构紧凑的线性致动器
- 下一篇:一种线性致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