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转类零件外圆装夹限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59162.2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51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宋永伟;魏文武;刘春青;王文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65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圆 定位面 锥面 止动 装夹 回转类零件 限位装置 产品加工技术 本实用新型 夹紧零件 接触零件 可靠固定 零件外圆 通用性强 圆滑过渡 装夹装置 上下料 车削 磨削 铣削 连通 自动化 垂直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产品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回转类零件外圆装夹限位装置,包括定位面(1)、止动锥面(2)与外圆过孔(3)。外圆过孔(3)连通定位面(1)与止动锥面(2),定位面(1)与外圆过孔(3)垂直。安装时,止动锥面(2)接触零件外圆圆滑过渡处,装夹装置靠定位面(1)夹紧零件外圆,该装置可以实现零件外圆装夹时的精确定位与可靠固定,成本低廉,通用性强,可应用于车削、铣削、磨削等工种,上下料简便快捷、动作易于实现自动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产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回转类零件外圆装夹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回转类零件夹持外圆,加工内孔过程中,内孔与外圆通常有较高的同轴度要求。传统的加工方法往往直接用夹紧装置如弹簧夹头等直接夹持零件,当零件外圆台阶处带有较大过渡圆角时,夹紧装置易误夹在过渡圆角处,导致定位不准确,加工过程中零件易松动,存在质量与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针对现有装夹装置直接夹持零件外圆容易夹至台阶圆角过渡处的缺点,设计了一种装夹限位装置,装夹装置通过靠定位面(1)后夹紧,实现了零件外圆快速、精准、可靠的装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回转类零件外圆装夹时用于限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属于片型结构,包括定位面(1)、外圆过孔(3);外圆过孔(3)的直径需大于零件装夹部位的外径,定位面(1)与外圆过孔(3)垂直,本限位装置的厚度L由外圆过孔(3)的直径D、零件装夹部位外径d及零件装夹部位与大端圆滑过渡处的半径R限定。
所述外圆过孔(3)孔口处倒出止动锥面(2),止动锥面(2)与定位面(1)分别位于本限位装置两端。
所述止动锥面(2)接触零件外圆圆滑过渡处,装夹限位装置靠定位面(1),夹紧零件外圆。
所述本限位装置的厚度L需不小于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零件外圆装夹时的精确定位与可靠固定,成本低廉,通用性强,可应用于车削、铣削、磨削等工种,上下料简便快捷、动作易于实现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可应用零件剖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应用图;
图4:本实用新型关键尺寸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可应用零件关键尺寸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待加工零件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5。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回转类零件外圆装夹的限位装置,结构包括外圆过孔(3)、定位面(1)与止动锥面(2)。其中外圆过孔(3)连通定位面(1)与止动锥面(2),定位面(1)与外圆过孔(3)垂直度需保证在0.05mm以内。零件安装于机床后,需保证夹持面完全为零件等径外圆面,夹紧装置未触及零件外圆圆滑过渡处。如图1-4所示,若装夹限位装置内径为D,最小厚度为L,零件外圆夹持面直径为d,台阶圆弧过渡处半径为R,装夹限位装置内孔与零件外圆面配合间隙为δ,则限位装置内孔直径D与最小厚度L需满足关系式①,且限位装置内孔D需大于零件外圆夹持面直径d。
(R-δ)2+L2=R2
即:
所以,限位装置厚度L需不小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591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工业仪表的工装夹具
- 下一篇:夹爪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