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并线筒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58451.0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18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戴晓强;陆爱国;沈国利;朱惠学;杨跃新;陆玲娟;周林强;谈彩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澳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5/04 | 分类号: | B65H75/04;B65H7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45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筒管本体 并线 筒管 本实用新型 使用寿命 竖直设置 圆柱状筒 管本体 断头 螺纹 毛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并线筒管,包括圆柱状筒管本体,筒管本体外表面设有螺纹,筒管本体上还设有凹槽,凹槽沿筒管本体长度方向竖直设置。该并线筒管可提高使用寿命,减少毛羽和断头产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并线筒管。
背景技术:
并线筒管是并线机上用来缠绕纱线的最主要的配件之一。因为纺织用的并线筒管用量较大,为了节约成本,通常使用塑料材料制得筒管,这种筒管虽然重量较轻,但是硬度差,容易产生各种划痕,使用寿命较短。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挡车工需要用打结刀来钩掉并线筒管上废弃不用的疵纱,随着并线筒管使用次数的增多,筒管表面会布满划痕,使得纱线在最后退绕时摩擦力增大,容易产生毛羽、断头,导致生产效率降低,进而缩短并线筒管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使用寿命,减少毛羽和断头产生的并线筒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并线筒管,包括圆柱状筒管本体,筒管本体外表面设有螺纹,筒管本体上还设有凹槽,凹槽沿筒管本体长度方向竖直设置。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并线筒管表面设置有一道凹槽,使纱线与并线筒管之间有一道缝隙,当挡车工需要处理疵纱时,可以直接用打结刀钩在凹槽处,避免筒管表面出现划痕。而凹槽内的划痕跟纱线不接触,不会对纱线产生影响,这样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并线筒管的使用寿命,还节约了生产成本。
作为优选,凹槽为矩形凹槽,凹槽宽3mm,深1.5mm。
进一步的,筒管本体为塑料筒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并线筒管,包括塑料制得的圆柱状筒管本体1,筒管本体1外表面设有螺纹,筒管本体1上还设有一条凹槽2,凹槽2沿筒管本体长度方向竖直设置,凹槽为矩形凹槽,凹槽2宽3mm,深1.5mm。由于并线筒管表面设置有一道矩形凹槽,使纱线与并线筒管之间有一道缝隙,当挡车工需要处理疵纱时,可以直接用打结刀钩在凹槽处,避免筒管表面出现划痕。而凹槽内的划痕跟纱线不接触,不会对纱线产生影响,这样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并线筒管的使用寿命,还节约了生产成本。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澳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澳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584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放线光纤绕线轴
- 下一篇:一种卷布轴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