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束端子的压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58289.2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42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骐;宋永琴;张洁春;张翀;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元一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55 | 分类号: | H01R43/055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行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板 滑动板 驱动轴 导柱 底座 本实用新型 线束端子 连接板 偏心轮 压接机 导轨 压板 压接 电机 竖直固定 直线轴承 转动连接 上端 不良品 导向套 可调节 载料盘 下端 自动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束端子的压接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竖直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上部被一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中部设导向套,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部穿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驱动轴的一端设有偏心轮,所述直线轴承上安装有导柱,所述导柱的上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偏心轮上,所述导柱的下端设有可调节高度的压板,所述底座上与所述压板相对的位置安装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滑动板上设有载料盘。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端子的自动化压接,提高了压接精度,减少了不良品的产生,提高了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束端子的压接机。
背景技术
线束连接器又称插接器,线束连接器是汽车电路中线束的中继站,由插头和插座组成,插头或插座内安装有用于将插头和插座导电连接的线束端子,线束端子一般是使用压接机固定于插头或插座内的,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线束连接器的生产已经实现了全自动化,但是全自动化的生产设备价格昂贵,没有在大量的中小企业中普遍采用,目前中小企业一般采用半自动的加工设备进行连接器的生产,在端子的压接过程中,首先将端子采用全自动设备预压至连接器上,然后通过人工对预压后的连接器进行精度校正加工,由于人工操作的过程中,精度很难达到统一,导致良率不高,降低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有效提高线束端子压接精度、提高产品良率的线束端子的压接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
一种线束端子的压接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竖直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上部被一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中部设有开孔,所述开孔上固定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内设有直线轴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部穿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驱动轴的一端设有偏心轮,所述直线轴承上安装有导柱,所述导柱的上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偏心轮上,所述导柱的下端设有可调节高度的压板,所述底座上与所述压板相对的位置安装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滑动板上设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上连接有升降调节杆,所述升降板上设有载料盘,所述升降板上通过电动推杆连接有用于固定所述载料盘的定位挡边,所述压板底部设有微波测距仪及压力传感器,所述压接机上设有显示屏及控制器,所述微波测距仪、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及电动推杆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偏心轮上设有偏心轴,所述导柱的上端设有T形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设有轴承,所述偏心轴与所述导柱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驱动轴的固定板。
所述导柱的下端设有安装孔,所述压板上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可拆卸插接于所述安装孔内。
所述升降调节杆横向穿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升降调节杆上设有调节旋钮。所述旋钮上设有刻度数值。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偏心轮使所述导柱在所述导向套内做上下往复运动,导柱上安装可拆卸有压板,所述压板上设有微波测距仪及压力传感器,所述微波测距仪用于精确测量压板的高度,以便调节并定位所述升降台,保证了端子的压接精度,又能够实时通过显示屏直观的观察压接精度值及压力值,当二者不匹配或超出预设范围时,压接机自动停止,提高了压接精度,减少了不良品的产生,提高了产品质量。
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及电动推杆同时工作时,实现了端子的自动化压接,并在压接过程中做到了品质监控,减少了品检部门的工作压力,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压接机体积小巧,对不同连接器型号的生产适应性强,利于普及应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元一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元一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582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裁线机及线束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折弯送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