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流装配线的物料配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55792.2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44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贺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壁昊海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Q10/08;G06Q50/04 |
代理公司: | 河南科技通律师事务所 41123 | 代理人: | 张建东;张晓辉 |
地址: | 458030 河南省鹤壁市淇***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料需求 报告模块 物料存量 工位 装配线 数据传输单元 物料配送系统 扫描模块 实时预警 物料配送 动态化 混流 本实用新型 模块通讯 生产效率 实时显示 配送 警报 仓库 车间 记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流装配线的物料配送系统,包括建立在MES系统中的动态化物料配送单元、建立在ANDON系统中的物料实时预警单元、数据传输单元,动态化物料配送单元包括在每一个工位上设置的物料扫描模块,物料实时预警单元包括物料存量记载模块、设置在仓库中的物料需求报告模块,物料扫描模块和物料需求报告模块均通过数据传输单元与物料存量记载模块通讯。当物料存量记载模块中记录的某种物料的数量少于某一数值,物料需求报告模块实时显示发出警报,根据每一个工位上的物料需求,从而进行物料的实时配送,以保持车间中每一个工位上物料的充足,提高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厂物料配送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流装配线的物料配送系统。
背景技术
混流生产线是一种多品种、小批量的准时制柔性生产线,是指在现有生产条件和生产能力不改变的情况下,通过生产组织的改变,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出一系列功能和结构相似的产品。混流生产线是企业准时化生产方式下广泛采用的一种生产组织方法,混流装配线生产模式相对于大规模大批量生产模式更加的灵活,能够较好的响应市场的变化和满足顾客对于产品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从而增加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能够提高企业应对市场需求快速反应的能力。
目前,产品装配企业大都采用传统的“领料式”配送方式,在固定的时间内配送固定数量的物料,这种“静态配送”方式下的物料配送只是按照整日的生产计划进行,缺乏实时生产顺序计划执行过程中的信息支持,对于生产计划临时变更的应对能力较差,对生产线的变化响应能力较弱,并且对于停线等生产异常原因抗干扰能力不足,这就会导致物料配送过程中经常发生错送、漏送和送料不及时等情况的出现,影响生产线正常运行。另外,按整日的生产计划进行物料配送也会造成生产线旁物料堆积严重,严重制约生产效率的提高;再者,由于装配企业车间信息化水平较低,车间装配线和物料配送管理部门信息沟通不畅,导致物料配送不能实时的按生产进度对物料进行及时、准确的配送。
对目前大多装配企业来说,国内外关于混流装配生产线动态化物料配送的研究成果甚少,导致装配企业的混流生产线物料配送不及时,影响生产效率和企业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混流装配线的物料配送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混流装配线由于需要生产多品种、小批量的产品而带来的配件不能及时供应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混流装配线的物料配送系统,包括建立在MES系统中的动态化物料配送单元、建立在ANDON系统中的物料实时预警单元、数据传输单元,所述动态化物料配送单元包括在每一个工位上设置的物料扫描模块,所述物料实时预警单元包括物料存量记载模块、设置在仓库中的物料需求报告模块,所述物料扫描模块和物料需求报告模块均通过所述数据传输单元与所述物料存量记载模块通讯。
优选的,所述动态化物料配送单元还包括在车间中每一个工位上设置的报警呼叫模块,所述报警呼叫模块通过所述数据传输单元与所述物料需求报告模块通讯。
优选的,所述物料需求报告模块为LED显示屏幕或LCD显示屏幕。
优选的,所述数据传输单元通过工业局域网、工业以太网和/或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信息的传送。
优选的,所述物料需求报告模块通过所述工业以太网与所述物料存量记载模块通讯。
优选的,所述物料扫描模块通过所述工业局域网与所述物料存量记载模块通讯。
优选的,所述物料存量记载模块具有用于储存数据的数据存储单元。
优选的,所述物料扫描模块为条码扫描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壁昊海电气有限公司,未经鹤壁昊海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557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