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合钣金孔的线束固定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55754.7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98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范彦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壁博昊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代理公司: | 河南科技通律师事务所 41123 | 代理人: | 张建东;张晓辉 |
地址: | 458000 河南省鹤***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卡接部 本实用新型 线束固定件 定位盘 下表面 线束 钣金孔 带体 等间距排列 表面设置 技术效果 内部设置 稳定性强 向上延伸 镂空结构 棱柱形 啮合齿 上表面 锁紧片 弯折状 卡扣 叶片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合钣金孔的线束固定件,旨在解决现有线束固定件稳定性不足,线束与线束之间距离过近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长方体卡接部,卡接部一端的上表面固定有定位盘,另一端的下表面延伸有一带体;卡接部内部设置有一通道,通道下表面靠近定位盘的一侧为镂空结构,其靠近带体一侧向上延伸有一弯折状锁紧片;定位盘内下表面固定有棱柱形插入部,插入部表面设置有卡扣用层状叶片;带体靠近卡接部的一侧设置有等间距排列的啮合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稳定性强、牢固耐用、并且能将线束之间的距离拉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固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合椭圆钣金孔的线束固定件。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不仅仅被当做一种简单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应用在汽车上,为人们带来很大的便利。但于此同时,所要用到的电子线路也就越来越多,这时就要对这些线路进行整理以避免其相互缠绕。在汽车内,通常是通过扎带将这些线束固定在就近的钣金件上,但是现有的扎带并没有针对不同的钣金孔进行设计,因此随着车身的晃动很容易发生松动,稳定性不强,并且扎紧后的线束与线束之间的距离太近,不能形成层次,影响线路布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汽车线束固定件稳定性不足,线束与线束之间不能拉开距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适合钣金孔的线束固定件,包括长方体卡接部,卡接部一端的上表面固定有定位盘,另一端的下表面延伸有一带体;卡接部内部设置有一通道,通道下表面靠近定位盘的一侧为镂空结构,其靠近带体一侧向上延伸有一弯折状锁紧片;定位盘内下表面固定有棱柱形插入部,插入部表面设置有卡扣用层状叶片;带体靠近卡接部的一侧设置有等间距排列的啮合齿。使用时将上述棱柱形插入部插入钣金孔利用层状叶片进行卡扣固定此时定位盘吸附在钣金件表面避免其松动,保持稳定性;并且带体和棱柱形插入部分别位于长方体卡接部两侧,使得带体所固定的线束与钣金孔能拉开距离,提高空间利用率。
进一步的,定位盘上边沿为椭圆形,并且其尺寸为20.2*14.8mm2。
进一步的,卡接部内侧壁上表面与所述带体远离卡接部的表面分别设置有防滑凸棱,在带体上的啮合齿和卡接部内的锁紧片咬合时,上述防滑凸棱交错排列,增大带体和卡接部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的,咬合齿锁紧面与所述带体垂直,其另一面与所述带体呈60°夹角,在带体通过卡接部时减小阻力。
进一步的,带体末端向下弯折与水平面呈30°夹角,在带体准备通过卡接部时其末端能够水平指向卡接部的入口。
进一步的,带体与卡接部的连接处有一45°倾斜角,形成平滑过渡不易折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插入部的层状叶片与椭圆钣金孔进行卡扣固定,同时配合定位盘的吸附力增强其稳定性;卡接部设计为长方体结构,将插入钣金孔的插入部和带体分别置于两侧,使其拉开距离,提高空间利用率。
2.本实用新型卡接部内侧壁以及和其接触的带体表面均设置有防滑凸棱,增大摩擦力,进一步提高其稳定性。
3. 本实用新型带体与卡接部的连接处有一倾斜角进行过渡,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插入部与定位盘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卡接部与定位盘相配合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带体与锁紧片配合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壁博昊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鹤壁博昊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557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