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垂直耦合的光纤阵列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55616.9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44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余创;黄望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驿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8 | 分类号: | G02B6/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阵列 光纤 垂直耦合 本实用新型 弯曲过渡段 固定设置 弯曲固定 平直段 光路 尺寸光纤 封装过程 依次相连 应用意义 有效减少 耦合应用 光传输 光损耗 水平端 体积小 弯曲端 弯折的 源器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垂直耦合的光纤阵列,包括光纤、L型板、U型盖板和V型槽,光纤包括依次相连的平直段、弯曲过渡段和弯曲固定段,光纤的弯曲过渡段设置在L型板的外侧面上,光纤的平直段通过U型盖板固定设置在L型板的水平端,光纤的弯曲固定段通过V型槽固定设置在L型板的弯曲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垂直耦合的光纤阵列可实现光传输方向发生约98°弯折的小尺寸光纤阵列,能有效减少光路中器件的数量,从而大大减少光路中的光损耗;其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体积小,封装过程简单易控,有效扩展了光纤阵列与不同有源器件的耦合应用,效果良好,具有重要的技术创新价值,实际应用意义重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垂直耦合的光纤阵列。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实际应用的迅猛增长,大容量光纤通信系统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中的宽带建设规划,光通信行业将会明显受益于运营商资本性支出结构性倾斜,光通信产业在“十三五”期间将有爆发性的增长。
光纤阵列广泛应用于光分路器等产品中,使用不同通道的光分路器芯片和光纤阵列,即可制作出相应的1:4、1:8、1:16、1:32等不同分支比的光分路器。2012年光纤到户的市场启动时,曾引发了无源器件的一个小高潮,但随着市场的回落,光纤阵列器件厂家一度难以维持,举步维艰;然而,从2015年开始,40G、100G光器件的需求开始增长,光纤阵列又迎来了新一轮的需求高潮。
一般采用4芯、8芯、12芯的光纤带,配合全石英材质刻有V槽的基板,组装成为连接光器件和光纤之间的重要耦合组件。用于光分路器的光纤阵列一般要求光纤阵列与端面齐平,与光分路器件水平耦合,采用普通的研磨工艺即可达到。但用于40G和100G有源器件产品的光纤阵列,主要用于激光器、探测器等与光纤之间的耦合,绝大部分是采用垂直耦合,这就对光纤的弯曲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现有的光纤阵列已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有源器件产品的发展需求。
综上所述,在光纤阵列结构的研究设计过程中,如何克服现有各种光纤阵列的结构缺陷,开发一种能很好与各种有源器件垂直耦合、体积小且装配简单的光纤阵列,具有重要的技术创新价值,实际应用意义重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垂直耦合的光纤阵列。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垂直耦合的光纤阵列,包括光纤、L型板、U型盖板和V型槽,所述光纤包括依次相连的平直段、弯曲过渡段和弯曲固定段,所述光纤的弯曲过渡段设置在所述L型板的外侧面上,所述光纤的平直段通过所述U型盖板固定设置在所述L型板的水平端,所述光纤的弯曲固定段通过所述V型槽固定设置在所述L型板的弯曲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光纤为G657.B3光纤。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光纤的弯曲固定段的弯曲角度为97.5°-98.5°。
优选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光纤为单芯光纤阵列或多芯光纤阵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光纤的弯曲固定段采用UV粘合剂与所述V型槽和所述L型板的弯曲端粘合固定。
优选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光纤的平直段采用UV粘合剂与所述U型盖板和所述L型板的水平端粘合固定,且所述U型盖板和所述L型板的水平端之间的间隙采用所述UV粘合剂填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U型盖板的中部台阶高度为0.3-0.4mm。
优选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光纤的弯曲固定段端部与所述V型槽的下端部和所述L型板的弯曲端端部平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L型板、U型盖板和V型槽采用石英玻璃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驿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驿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556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