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变形的玻璃钢复合材料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52016.7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48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韩晶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路通轨道车辆配套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00 | 分类号: | B29C33/00;B29C33/40;B29C70/54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益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1 | 代理人: | 余岩 |
地址: | 130216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过渡连接件 玻璃钢复合材料 模具本体 防变形 加强筋 连接板 螺柱 地脚 本实用新型 加强筋结构 产品造型 调整螺母 模具调整 上下螺母 使用寿命 不变形 中心孔 粘接 成型 焊接 费力 穿过 保证 | ||
一种防变形的玻璃钢复合材料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其特征在于:模具本体下面粘接一连接板,连接板下面焊接一螺柱,螺柱穿过过渡连接件的中心孔通过上下螺母与过渡连接件连接,过渡连接件的两侧地脚与加强筋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螺母进而调整模具与加强筋的距离,便于将模具调整到与产品造型相同的状态而且用长期使用不变形,解决了原有模具加强筋结构调整模具费时费力的问题,给工人降低操作难度,保证模具在其使用寿命的范围内对成型的产品规格和质量没有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材料模具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止变形的玻璃钢复合材料模具。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行业在车头、裙板、导流罩、司机室内装、客室内装等零部件产品多数采用玻璃钢复合材料材质,优势在于其拥有较强的设计性、可修整性,改变造型结构成本低等特点,玻璃钢复合材料零部件的制作需要使用模具,而模具的成型制造通常也会使用复合材料材质,目的是产品和模具是统一材质,保证产品成型过程中收缩量相同。同时复合材料模具具有成型加工便利,成本低等优势。
复合材料模具制作因其本身的刚度存在一定的不足,以及在产品成型过程中,模具要经受产品成型时不断放热而受热的作用,模具会出现变形和收缩现象,所以在模具初步固化后通常采用安装加强筋的方式保证避免上述问题的产生,保证模具的尺寸和形状的稳定。目前加强筋的安装有两种形式。一种方法是对于一些简单的小型模具,采用25MM厚的胶合板,制作成“井”字形网状结构,再整体安装在模具的背部,然后整体粘接糊制在玻璃钢模具上,使之成为一体;另外一种方法是对于一些类似大部件产品如车头之类的模具,采用40mm×60mm方钢按照模具背面形状随形焊接成加强骨架,并将此骨架安装在玻璃钢模具背面,采用手糊工艺将方钢骨架全部糊制包裹固定在模具背面;但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模具在生产应用过程中不断受热依然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形,产品尺寸的稳定性差,导致产品尺寸精度受到影响。加强筋的作用就是对变形的形状要形成一种束缚,尽可能地保证模具的尺寸达到设计要求。但有利必有弊,这样加固的加强筋导致模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一旦发生变形调整非常困难;二是模具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会出现固化收缩,所有加强筋与模具背部的接触面在模具表面都会产生收缩印痕,导致成型的产品表面有凸凹不平的印迹,给喷漆工序处理带来很大工作量,需要大面积的修补,浪费材料,增加成本,加大生产工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刚度大不易变形的复合材料模具结构,对模具的变形随时可以进行调整控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变形的玻璃钢复合材料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其特征在于:模具本体下面粘接一连接板,连接板下面焊接一螺柱,螺柱穿过过渡连接件的中心孔通过上下螺母与过渡连接件连接,过渡连接件的两侧地脚与加强筋连接。
所述的连接板上开若干个粘接孔,便于粘接模具更加牢固。
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螺母进而调整模具与加强筋的距离,便于将模具调整到与产品造型相同的状态而且用长期使用不变形,解决了原有模具加强筋结构调整模具费时费力的问题,给工人降低操作难度,保证模具在其使用寿命的范围内对成型的产品规格和质量没有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螺柱与连接板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过渡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按照复合材料模具加工的工艺要求,糊制玻璃钢模具(包含轮廓版或轻木的糊制)本体1,使用60mm×80mm方钢单独焊接加强筋7、过渡连接件5,使用螺栓6将加强筋7与过渡连接件5连接。连接板2,均布开8个φ8粘接孔,使连接板与模具本体1粘接更加牢固。将连接板2与螺柱3焊接在一起, 螺柱3穿过过渡连接件5的中心孔通过上下螺母4固定连接。连接板2、螺柱3、螺母4及过渡连接件5构成调节机构,根据模具本体的大小需求设置多个调节机构。为了便于精确的调整,一般单个调节机构之间距不大于400mm。将组装好的上述结构摆放在模具本体背部,根据连接板2的位置在模具本体背部做好标记,对连接部位进行打磨清理,连接板上施涂结构胶,在标记位置粘接,并糊制加强,固化牢固;将加强筋与粘接好的调节机构调整与模具贴合,然后模具脱模。使用模具样板检测模具表面状态,出现变形则调整螺母4的上下高度,直至模具形状满足尺寸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路通轨道车辆配套装备有限公司,未经长春路通轨道车辆配套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520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铁车高低顶板检查门成型模具结构
- 下一篇:口红管多工位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