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PE膜覆防水卷材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551758.8 | 申请日: | 2018-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97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金洋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3/06 | 分类号: | B32B3/06;B32B27/36;B32B27/12;B32B17/02;B32B17/10;B32B27/32;B32B3/12;B32B3/08;B32B33/00;E04B1/6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端 卷材本体 防水卷材 防水槽 上表面 下表面 凸起 防水 凹凸不平 本实用新型 防水材料 防水效果 防水膜 密封性 基布 渗水 咬合 粘接 中层 延伸 制造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材料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PE膜覆防水卷材,包括卷材本体,所述卷材本体包括外层的防水膜、中层的基布和底层的PE膜,所述卷材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的下表面可与第二连接端的上表面相粘接;所述第一连接端的下表面和第二连接端的上表面设有设有若干相互配合的凹凸不平的防水槽和防水凸起。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之间通过若干相互咬合的防水槽和防水凸起进行连接,增加接触面积,提高密封性,增长渗水路径,从而提高防水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材料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E膜覆防水卷材。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市政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物防水提出了长期不渗漏水的高层次要求,对此,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业界的科研攻关项目之一。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366605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强力交叉膜复合防水卷材,包括强力交叉膜层、形成在强力交叉膜层的一面上的铝膜层、涂覆在所述铝膜层上的阻燃涂层及形成在所述强力交叉膜层的另一面上的第一粘接层,在所述第一粘接层上还设有隔离层,所述强力交叉膜层和所述铝膜层之间通过第二粘接层粘接。本实用新型的强力交叉膜复合防水卷材具有防水防潮、超强的抗撕裂性和抗穿刺性等优点,且具有阻燃和隔热的效果,使用寿命长。
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卷材的搭接,上述卷材在搭接时往往只是简单的将两块卷材的边缘粘在一起,搭接处的防水效果往往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E膜覆防水卷材,其具有搭接处防水效果好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PE膜覆防水卷材,包括卷材本体,所述卷材本体包括外层的防水膜、中层的基布和底层的PE膜,所述卷材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的下表面可与第二连接端的上表面相粘接;所述第一连接端的下表面和第二连接端的上表面设有设有若干相互配合的凹凸不平的防水槽和防水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卷材本体展开铺设在建筑物上,两卷材本体相互搭接时,其中一卷材本体的第一连接端铺设在另一卷材本体第二连接端上,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相互粘接,两者粘接之后厚度与卷材本体的总厚度一致,保证卷材本体铺设的水平性。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之间通过若干相互咬合的防水槽和防水凸起进行连接,增加接触面积,提高密封性,增长渗水路径,从而提高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端的下表面和第二连接端的上表面设有粘接层,所述粘接层的外表设有遇热融化的防粘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两者之间通过粘接层相互粘接,防粘膜对粘接层进行保护,便于卷材本体的收卷。卷材本体一般通过热熔法进行铺设,防粘膜遇热后直接融化,粘接层将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进行粘接,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的端部设有热熔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卷材相互搭接时,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的端部分别与另一卷材本体抵接,热熔胶越热融化将两卷材本体进行粘接,提高两卷材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卷材本体的两端设有相互咬合的凹凸不平的连接块和连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卷材相互搭接时,卷材本体两端的连接块和连接槽相互咬合,增强接触面积,提高密封性,增长渗水路径,从而提高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布包括聚酯胎布和玻璃纤维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酯胎布具有高强度、高延伸和耐穿刺,重量轻、抗拉强度高、渗透性好、耐高温、抗冷冻、耐老化、耐腐蚀的优点,玻璃纤维遇热延伸性较好,不易断裂,提高卷材本体的抗撕拉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金洋防水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金洋防水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517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锈钢复合波纹钢板结构
- 下一篇:用于复合材料蜂窝板快速装配的预埋部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