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座椅调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51669.3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43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汪一洲;邱志京;张立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广汽优利得汽车内饰系统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22 | 分类号: | B60N2/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郭佳利;郭裕彬 |
地址: | 511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动轴 固定片 限位片 涡簧 座椅调节结构 扭杆弹簧 把手 调角器 角涡 卡扣 本实用新型 角度调节 座椅靠背 晃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座椅调节结构,包括调角把手、联动轴、安装于联动轴两端的调角器,调角把手与联动轴固定连接,联动轴与调角器的轴心固定连接,座椅调节结构还包括涡簧固定片、调角涡簧、扭杆弹簧及限位片,涡簧固定片安装于联动轴,限位片与联动轴固定连接,调角涡簧两端分别与调角把手及涡簧固定片卡扣,扭杆弹簧两端分别与涡簧固定片及限位片卡扣,通过扭杆弹簧及限位片,有效防止座椅靠背角度调节后产生轻微晃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座椅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前排手动座椅为实现靠背调角功能,一般会使用手动调角器作为解锁及自锁装置,并保证座椅受冲击时提供足够的强度。调角手把安装在座椅外侧,因此需要通过调角手把同时驱动座椅两侧的调角器解锁,才能实现靠背的可调节功能。为了实现两侧的调角器同时解锁,需在座椅骨架上将联动轴与调角器芯轴焊接,使两侧调角器保持同步。
现有的座椅调节结构存在以下缺陷:
这种座椅调节结构会因为两侧调角器芯轴转动时难以保持同步解锁,导致调角手把作动后不能回到初始位置,使前排手动座椅靠背处于不稳定状态,产生轻微晃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座椅靠背角度调节后产生轻微晃动的座椅调节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座椅调节结构,包括调角把手、联动轴、安装于所述联动轴两端的调角器,所述调角把手与所述联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联动轴与所述调角器的轴心固定连接,所述座椅调节结构还包括涡簧固定片、调角涡簧、扭杆弹簧及限位片,所述涡簧固定片安装于所述联动轴,所述限位片与所述联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调角涡簧两端分别与所述调角把手及所述涡簧固定片卡扣,所述扭杆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涡簧固定片及所述限位片卡扣。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片焊接固定于所述联动轴。
进一步地,所述扭杆弹簧与所述限位片之间无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涡簧固定片设有固定凸起,所述调角涡簧及所述扭杆弹簧卡扣于所述固定凸起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片的端部位于所述固定凸起的另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扭杆弹簧套设于所述联动轴。
进一步地,所述扭杆弹簧位于所述调角涡簧内。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片位于所述扭杆弹簧及所述调角器之间。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座椅调节结构还包括涡簧固定片、调角涡簧、扭杆弹簧及限位片,涡簧固定片安装于联动轴,限位片与联动轴固定连接,调角涡簧两端分别与调角把手及涡簧固定片卡扣,扭杆弹簧两端分别与涡簧固定片及限位片卡扣,通过扭杆弹簧及限位片,有效防止座椅靠背角度调节后产生轻微晃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座椅调节结构一立体图;
图2为图1的座椅调节结构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的座椅调节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座椅调节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座椅调节结构;10、调角把手;11、挡片;20、联动轴;30、涡簧固定片;32、固定凸起;40、调角涡簧;50、扭杆弹簧;60、限位片;70、调角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广汽优利得汽车内饰系统研发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广汽优利得汽车内饰系统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516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座椅滑轨锁止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电动汽车的后排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