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插头内架的剥皮刀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51048.5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23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汉初;谢基柱;张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华声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28 | 分类号: | H01R43/2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左恒峰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刀口 插头内架 表面设置 剥皮刀 上刀模 下刀模 剥皮加工 刀口位置 进刀行程 压合设备 有效控制 剪切 固定的 绝缘皮 可活动 上端 剥皮 合模 切皮 下端 应用 对称 电线 配合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插头内架的剥皮刀模,包括可活动的上刀模和固定的下刀模,所述下刀模上端设置有多个第一刀口,所述第一刀口的表面设置为斜面;所述上刀模下端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刀口位置对称的第二刀口,所述第二刀口的表面设置为斜面。通过多个所述第一刀口和第二刀口合模实现对插头内架电线绝缘皮进行快速剪切剥皮,配合压合设备控制每次进刀行程,有效控制切皮深度,保证剥皮加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头电线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应用于插头内架的剥皮刀模。
背景技术
电源插头常用二极插或二级带接地插,插头内架接线加工时需要将电线表面绝缘皮剥离,传统加工过程利用人工进行剥皮,对每个插头接线要重复进行至少两次剥皮工序,不仅效率低,还存在剥皮过程损坏铜线风险,有安全事故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应用于插头内架的剥皮刀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应用于插头内架的剥皮刀模,包括可活动的上刀模和固定的下刀模,所述下刀模上端设置有多个第一刀口,所述第一刀口的表面设置为斜面;所述上刀模下端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刀口位置对称的第二刀口,所述第二刀口的表面设置为斜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刀口呈V字型,所述第二刀口呈V字型;所述上刀模与下刀模合模时对应的第一刀口和第二刀口的合口处呈菱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刀模中间设置为突出端,所述第一刀口有三个,中间的第一刀口位于所述突出端的端部,所述第一刀口的位置呈山字形;所述上刀模中间设置为槽口,所述第二刀口有三个,中间的第二刀口位于所述槽口的端部。
进一步,所述上刀模的中部开有至少两个上刀模沉头安装孔,所述下刀模中部开有至少两个下刀模沉头安装孔。
进一步,所述上刀模右侧边设置有凸起的限位筋,所述下刀模右上角设置为圆角。
进一步,所述上刀模可设置为固定,下刀模可设置为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应用于插头内架的剥皮刀模,包括可活动的上刀模和固定的下刀模,所述下刀模上端设置有多个第一刀口,所述第一刀口的表面设置为斜面;所述上刀模下端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刀口位置对称的第二刀口,所述第二刀口的表面设置为斜面。通过多个所述第一刀口和第二刀口合模实现对插头内架电线绝缘皮进行快速剪切剥皮,配合压合设备控制每次进刀行程,有效控制切皮深度,保证剥皮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刀模和下刀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华声电器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华声电器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510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