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水路缘石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50828.8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09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马鹏川;齐有亮;张佳杰;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水路 基础结构 引流结构 本实用新型 间隔设置 排水空间 排水能力 侧壁 成形 长方体结构 相对两侧 向上延伸 斜面结构 大开口 绿化带 固接 固设 界定 斜向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水路缘石,所述排水路缘石设于绿化带和道路之间,所述排水路缘石包括:基础结构和引流结构。所述基础结构固设于地面,所述基础结构成形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引流结构的下部固接所述基础结构,所述引流结构在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壁成形为斜面结构,且各所述侧壁的下部连接所述基础结构,各所述侧壁的上部分别斜向向上延伸至所述引流结构在长度方向上的中部;令若干所述排水路缘石间隔设置,相邻二所述排水路缘石之间界定形成有排水空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具有大开口排水空间的排水路缘石并间隔设置排水路缘石,解决了现有道路排水能力不足的技术问题,达到增加排水能力、达到控制城市内涝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排水路缘石。
背景技术
在目前传统的城镇道路建设中,道路两侧的路缘石并不具备透水功能,下雨时路面的积水几乎完全是通过道路两侧的雨水口会流入雨污水井并排走,导致雨水未经净化与利用,与此同时,受污染程度较大的初期雨水也会直接排放到自然水体中造成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不仅如此,当遇到大到暴雨等强降雨天气时,由于降水速度超过道路两侧现有雨水井的排水能力,常会导致道路出现积水甚至内涝。
为了解决城市水体污染严重、雨水利用率低、现有道路排水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并运用海绵城市的概念。海绵城市的核心理念为“渗、滞、蓄、净、用、排”六字,意即将雨水通过海绵设施的利用,达到使其充分被植被与土壤所吸收和净化,做到减少排雨水量的同时能够利用雨水来滋养路两侧绿化带中的植被,也达到利用植被和土壤等净化雨水的作用。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原有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还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城市本身的蓄水和净化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水路缘石,通过设计具有大开口排水空间的排水路缘石并间隔设置排水路缘石,解决了现有道路排水能力不足的技术问题,达到增加排水能力、达到控制城市内涝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排水路缘石,所述排水路缘石设于绿化带和道路之间,所述排水路缘石包括:基础结构和引流结构。所述基础结构固设于地面,所述基础结构成形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引流结构的下部固接所述基础结构,所述引流结构在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壁成形为斜面结构,且各所述侧壁的下部连接所述基础结构,各所述侧壁的上部分别斜向向上延伸至所述引流结构在长度方向上的中部;令若干所述排水路缘石间隔设置,相邻二所述排水路缘石之间界定形成有排水空间。
本实用新型排水路缘石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引流结构成形为纵截面呈三角形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排水路缘石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引流结构成形为纵截面呈等腰三角形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排水路缘石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引流结构的侧壁与水平面成形为夹角30°的斜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排水路缘石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绿化带与所述道路之间还设有路缘石靠背,所述路缘石靠背包括连接部和夹接部,所述连接部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所述夹接部和所述绿化带,且所述连接部接设于所述排水路缘石的侧部,所述夹接部和所述绿化带之间夹置所述排水路缘石。
本实用新型排水路缘石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路缘石靠背的夹接部成形为横截面呈直角梯形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计大开口的排水路缘石并间隔设置排水路缘石,解决了现有道路排水能力不足的技术问题,达到增加排水能力、达到控制城市内涝的目的。
(2)引流结构成形为纵截面三角形的结构,这样排水路缘石的排水空间开口较大,排水能力强。
(3)引流结构的纵截面为钝角三角形,这样引流结构的坡度较为平缓。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508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复合面层的路面用透水砖板
- 下一篇:一种新型市政道路排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