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对冲燃烧锅炉二次风箱清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50044.5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22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韩磊;马启磊;邓中乙;潘存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大唐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3/00 | 分类号: | F23J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张景云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风箱 刮灰 驱动机构 转轴 对冲燃烧锅炉 本实用新型 机构转动 清灰装置 扰动 底壁 转动 风箱 驱动转轴 圆形轨道 二次风 飞灰 积灰 联动 相切 堆积 伸出 驱动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冲燃烧锅炉二次风箱清灰装置,包括贯穿二次风箱的转轴;所述转轴一端伸出二次风箱外与一驱动机构联动;在所述转轴上固定有若干组刮灰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转轴转动时,带动所述刮灰机构转动,刮灰机构转动形成圆形轨道与二次风箱底相切。本实用新型利用驱动机构驱动刮灰机构在二次风箱内进行转动,并与底壁接触,实现对底壁积灰进行最大程度的扰动,在风箱底部形成扰动,防止飞灰在底部堆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站锅炉风箱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对冲燃烧锅炉二次风箱清灰装置。
背景技术
燃煤电厂锅炉运行中,尾部烟道中的大量飞灰会通过回转式空预器进入到二次风道,随后被带入对冲锅炉的二次风箱内,二次风箱内的少量细灰会随热风从燃烧器喷口进入炉膛参与燃烧过程,其余的灰则会在二次风箱内沉积。积灰程度与电厂燃用煤质和锅炉运行时间长短有关,某些运行时间较长的电厂,其二次风箱内积灰厚度超过1m,即使运行时间较短的锅炉,其二次风箱内积灰厚度也有10cm以上。大量的灰积在二次风箱内,将会加大风箱出现下沉或坍塌的风险,带来经济损失,同时还将影响到二次风箱内流场的分布,从而危及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及经济性。国内可见相关研究报道,如姚鸣等人发表的《风机入口风箱的技术改造》,徐启明等人的实用新型专利《自带排灰功能的煤粉锅炉风箱》,马启磊等人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锅炉风箱防积灰装置》等。
《自带排灰功能的煤粉锅炉风箱》中的风箱排灰系统,在底部加设排灰斗。一方面,风箱内无扰动装置,灰容易积压在风箱底部;另一方面,积灰较多时,排灰斗容易堵死。《一种锅炉风箱防积灰装置》中利用高压空气射流使风箱内产生强烈的气流扰动,防止飞灰在风箱底部堆积,但高压空气的动量有限,对于距离较远较厚的底部灰层,扰动能力下降,可能会出现清灰不彻底,而且长时间运行,压缩空气喷口容易出现堵塞,影响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二次风箱内的防止灰尘堆积技术扰动能力有限,提供一种对冲燃烧锅炉二次风箱清灰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对冲燃烧锅炉二次风箱清灰装置,包括贯穿二次风箱的转轴;所述转轴一端伸出二次风箱外与一驱动机构联动;在所述转轴上固定有若干组刮灰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转轴转动时,带动所述刮灰机构转动,刮灰机构转动形成圆形轨道与二次风箱底相切。
优选的,所述刮灰机构包括刮板和将刮板固定在转轴上的刮板连接架。
优选的,所述刮板连接架包括竖杆和横杆,竖杆和横杆呈T型结构,竖杆垂直固定在转轴上,横杆两端分别固定所述刮板。
优选的,所述刮板为弧形刮板,其弧口朝向与转动方向一致。
优选的,所述转轴通过轴承水平固定在二次风箱上。
优选的,所述转轴中间位置固定有转轴,并通过转轴支架支撑于二次风箱底壁上。
优选的,多组所述刮灰机构沿转轴轴向对称或交错设置。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5为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利用驱动机构驱动刮灰机构在二次风箱内进行转动,并与底壁接触,实现对底壁积灰进行最大程度的扰动,在风箱底部形成扰动,防止飞灰在底部堆积。
弧形刮板可实现将刮起的灰尘带到一定高度扬起,利用二次风将刮板中及扬起的飞灰吹入燃烧器喷口。
在转轴轴向对称或交错设置刮灰机构,实现高扰动频率,防止飞灰底部堆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大唐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大唐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500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