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双气缸独立控制压力的电池热压化成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50042.6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14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毛铁军;罗孝福;王智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新浦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44 |
代理公司: | 广东腾锐律师事务所 44473 | 代理人: | 莫锡斌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芯 夹具 电池 滑套 热压 腰形 本实用新型 独立控制 推压单元 电池层 双气缸 板轴 化成 受力 推板 电池生产过程 上下调节单元 气缸活塞杆 电池加工 滑动过程 活动压板 径向位移 受力均匀 水平推动 水平推力 适配性 一次性 根层 气缸 入料 上料 自动化 施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双气缸独立控制压力的电池热压化成夹具,包括至少两个水平推动式气缸、受力推压单元、上下调节单元,气缸活塞杆同时连接一推板并且通过推板向电池层板所在位置施加水平推力;受力推压单元包括活动压板、若干层板轴、以及腰形滑套,腰形滑套与每根层板轴之间形成用于使腰形滑套在滑动过程中产生径向位移的调节空隙。本实用新型在电池热压夹具实现电池一次性入料的基础上,可确保电芯受力均匀,有利于缩短上料时间,并且能根据电芯的外观规格进行调整,提高电池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对于不同规格的电芯,可使电池层板实时地做出具有适配性的调节,使不同厚度的电芯各自都能受到均匀的压力,以确保电池加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化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双气缸独立控制压力的电池热压化成夹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有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中,电池的化成工序是运用垂直空间设计的立式化成夹具,其设备购置成本偏高,而且相近似的这一类设备均需相应的作业人员操作,人力成本很高,使操作者工作强度大,原料损耗率高,凡是采用这种加工方式均会导致生产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大规模自动化生产的要求。
立式化成夹具在生产工序中存在的问题还包括,操作时,电池往往需一层一层的放入层板上,无法一次性入料、耗时长、数量少;同时,现有化成夹具使用单个螺钉对加压板施力,造成电池厚度不均匀并产生一定的外观缺陷,最终对电池的使用性能造成严重的影响。
本领域技术人员对现有电池热压化成夹具的公知技术缺陷进行重点分析之后发现,现有化成夹具使用加压板施力对电池加工的适配度较低,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首先,所加工的电芯尺寸大小不同的情况下,当采用推压设备对电芯进行推压时,电芯中心位置与夹具施力中心不一致。
其次,由于夹具上的两排电芯厚度存在累计误差,所以也会导致夹具压紧电芯时,两排电芯的受力不一致,这时,受压电芯相对于压板的受压位置也需要做出实时、有效、方便的具有一定适配性的调节。目前,本技术领域尚无克服这些因素的技术手段,因而,现有设备容易造成电池受压不均匀,也无法满足不同电池的受压需求,此外,在热压完成之后,取出电池时,层板的稳定性不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正是在现有公知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应用的验证,对同一技术领域内的产品结构提出进一步研发与设计的技术方案,这些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完全能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同一技术领域的众多技术问题的解决以及提高技术方案的可拓展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双气缸独立控制压力的电池热压化成夹具,可缩短上料时间与电池生产周期、使电池受力更均匀、能根据电池的外观规格进行调整、可调节电池加工的高度位置、有利于确保取出电池时更加稳定,同时解决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采用双气缸独立控制压力的电池热压化成夹具,具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机架体并且在所述机架体内部沿着机架体长度方向均匀分布若干垂直的电池层板,每两个相邻的电池层板之间形成用于夹持电池的两个工位,所述电池热压夹具包括:
至少两个水平推动式气缸,沿着所述机架体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机架体外侧,其活塞杆同时连接一推板并且通过所述推板向所述电池层板所在位置施加水平推力;
受力推压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推板与所述电池层板之间的活动压板、沿着所述机架体长度方向设置的若干层板轴、以及与所述活动压板一同沿着所述层板轴滑动的腰形滑套,所述腰形滑套与每根层板轴之间形成用于使所述腰形滑套在滑动过程中产生径向位移的调节空隙;
上下调节单元,包括用于承载每个电池层板的调节轴、以及使所述调节轴抬升或下降的旋转丝杆。
对于以上技术方案的附加结构,还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新浦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新浦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500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车托电芯同步开闭机构
- 下一篇:一种软包锂电池组组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