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换流阀冷却水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48866.X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81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贺之渊;周建辉;王航;王治翔;谢剑;李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陈博旸 |
地址: | 10220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水路 导体连接件 出水主管 进水主管 均压电极 一端连接 换流阀 三通式 盲端 本实用新型 换流阀模块 针状 冷却元件 水流支路 元件表面 铂电极 出水口 进水口 打孔 结垢 水管 腐蚀 | ||
1.一种换流阀冷却水路,包括换流阀模块冷却水路(51),所述换流阀模块冷却水路(51)包括进水主管(11)、出水主管(12)、冷却元件(13),其中所述进水主管(11)通过水流支路和所述冷却元件(13)与所述出水主管(1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流阀模块冷却水路(51)还包括:
第一均压电极(14),为三通式导体连接件,与所述进水主管(11)的一端连接,作为进水口;
第二均压电极(15),为堵头式导体连接件,与所述进水主管(11)的另一端连接,使所述进水主管(11)的另一端形成盲端;
第三均压电极(16),为堵头式导体连接件,与所述出水主管(12)的一端连接,使所述出水主管(12)的一端形成盲端;
第四均压电极(17),为三通式导体连接件,与所述出水主管(12)的另一端连接,作为出水口;
其中,所述第一均压电极(14)与所述第三均压电极(16)等电位连接,所述第二均压电极(15)与所述第四均压电极(17)等电位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流阀冷却水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元件(13)包括:
散热器(131),多组所述散热器(131)并联连接,每组所述散热器(131)包括至少两个串联连接的散热器,每组散热器(131)与变流电力电子器件串联,所述每组散热器(131)通过第一支路水管与所述进水主管(11)连接,所述每组散热器(131)通过第二支路水管与所述出水主管(1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流阀冷却水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元件(13)还包括:
电抗器(132),安装在所述进水主管(11)与所述出水主管(12)之间,与多个所述散热器(131)并联,用于保护所述变流电力电子器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流阀冷却水路,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支路水管均匀地排列连接所述进水主管(11),多个所述第二支路水管均匀地排列连接所述出水主管(1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流阀冷却水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水管的接头位于所述散热器(131)的下方,所述第二支路水管的接头位于所述散热器(131)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流阀冷却水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流阀冷却水路的顶部主水管为绝缘水管(6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流阀冷却水路,其特征在于,有多层所述换流阀模块冷却水路(51),每层所述换流阀模块冷却水路(51)间通过层间绝缘水管(6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流阀冷却水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旁通水管(52),安装在换流阀底部,与所述层间绝缘水管(62)连接,用于实现底层冷却水的稳定流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流阀冷却水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水管(52)内设置有缠绕的钢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4886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伺服控制器
- 下一篇:电磁感应加热模块及散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