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热炉用电极壳及具有其的组合式把持器和矿热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47529.9 | 申请日: | 201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39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周国庆;李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港原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1/10 | 分类号: | F27D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赵天月 |
地址: | 012400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壳 弧板 壳体 矿热炉 竖直段 直板 组合式把持器 极壳 筋板 内壁 内周壁 相切 本实用新型 导电筋条 依次相连 热轧板 热炉 弯板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矿热炉用电极壳及具有其的组合式把持器和矿热炉,电极壳包括:电极壳壳体;导电筋条,其包括:筋板,筋板包括相连的弯板段和直板段,直板段布置在电极壳壳体的内壁上;第一弧板,第一弧板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竖直段和第一弧板段,第一竖直段设在电极壳壳体的内壁上且与直板段的一侧相切,第一弧板段沿电极壳壳体的内周壁方向布置,第二弧板,第二弧板包括相连的第二竖直段和第二弧板段,第二竖直段沿电极壳壳体的高度方向设在电极壳壳体的内壁上且与直板段的另一侧相切,第二弧板段沿电极壳壳体的内周壁方向布置,筋板为厚度3.5~4.5mm的热轧板。采用该矿热炉用电极壳壳体可以使得组合式把持器的优点正常发挥,保证矿热炉正常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热炉用电极壳及具有其的组合式把持器和矿热炉。
背景技术
矿热炉电极系统中组合式把持器技术,是应用到的先进技术,该技术是从挪威艾肯公司引进,其优点:1、电极截面均匀导流;2、压放量可准确控制:20mm/次;3、实现不停电电极压放;4、避免电极软硬断事故发生。但是在实际使用中频繁出现三角区局部过烧、卷铁皮、电极壳筋条从接触元件导电槽中脱离、筋条烧断等事故,严重制约矿热炉正常生产,作业率低,达产达标成了疑问;维修工作量大,能耗指标较高,严重制约组合式把持器优点的发挥,业内对组合式把持器的应用提出了质疑,许多新建项目中拒绝采用组合式把持器,选型上回归到比较成熟导电颚板上来。
因此,现有技术中组合式把持器有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矿热炉用电极壳及具有其的组合式把持器和矿热炉,采用该矿热炉用电极壳壳体可以显著提高导流能力,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电极壳壳体内部筋条的脱离以及筋条烧断等事故,进而使得组合式把持器的优点正常发挥,保证矿热炉正常运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矿热炉用电极壳。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矿热炉用电极壳包括:
电极壳壳体;
导电筋条,所述导电筋条包括:
筋板,所述筋板包括自上而下依次相连的弯板段和直板段,所述直板段沿所述电极壳壳体的高度方向布置在所述电极壳壳体的内壁上;
第一弧板,所述第一弧板包括自上而下依次相连的第一竖直段和第一弧板段,所述第一竖直段沿所述电极壳壳体的高度方向设在所述电极壳壳体的内壁上且与所述直板段的一侧相切,所述第一弧板段沿所述电极壳壳体的内周壁方向布置,
第二弧板,所述第二弧板包括自上而下依次相连的第二竖直段和第二弧板段,所述第二竖直段沿所述电极壳壳体的高度方向设在所述电极壳壳体的内壁上且与所述直板段的另一侧相切,所述第二弧板段沿所述电极壳壳体的内周壁方向布置,
其中,所述筋板为厚度3.5~4.5mm的热轧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矿热炉用电极壳可以显著提高导流能力,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电极壳壳体内部筋条的脱离以及筋条烧断等事故,进而使得组合式把持器的优点正常全部发挥,保证矿热炉正常运行。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矿热炉用电极壳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优选地,所述第一弧板和所述第二弧板对称布置在所述直板段两侧。由此,可以保证矿热炉的正常运行。
优选地,所述弯板段与所述直板段垂直布置,所述竖直段与所述弧板段垂直布置。由此,可以保证矿热炉的正常运行。
优选地,所述弯板段与所述第一弧板段的距离为20~40mm。由此,可以保证矿热炉的正常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港原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港原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475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