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鼓泡式酸碱废气处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46148.9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89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马宁强;陈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派瑞功率半导体变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100 | 代理人: | 彭冬英 |
地址: | 710077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酸碱废气 交换器 本实用新型 鼓泡式 风机 处理器 排放 废气 废气处理系统 半导体工艺 玻璃钢箱体 污染物吸收 独立控制 钢制机架 高效治理 化学吸收 清洗工艺 溶液吸收 双重作用 物理吸收 玻璃钢 处理箱 多管路 多支管 排风管 吸收液 线腐蚀 引风机 风管 鼓泡 排出 吸入 防腐 达标 净化 检测 灵活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鼓泡式酸碱废气处理器,包括玻璃钢箱体、防腐引风机、钢制机架、多支管交换器、PVC风管,玻璃钢处理箱与风机组合在一起,利用鼓泡工作方式,采取溶液吸收原理,废气从入口吸入,经过多管路多孔交换器使废气从吸收液中通过,在充分的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双重作用下将污染物吸收在溶液中,净化过的气体经风机从排风管达标排出。本实用新型安装灵活,可独立控制运行,已应用在半导体工艺线腐蚀清洗工艺设备的废气处理系统中,经检测各项排放数据,达到优于90%的处理能力,是解决排放不稳定、间歇工作、种类多等复杂排放工况下的酸碱废气高效治理设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无机酸性(或碱性)废气进行无害处理的环保装置。主要应用于涉及酸碱化学品使用的化工、电子、冶金、电镀等行业的酸性或碱性废气处理,采用鼓泡式溶液吸收的方法进行高效中和处理,是废气排放企业解决环境治理的有效手段。
背景技术
在化工、电子、冶金、电镀等行业的工业生产活动中,工艺中会使用诸如硫酸、盐酸、硝酸、氨水等化学试剂,这些化学试剂都存在挥发性,尤其在高温下产生酸性或碱性蒸汽,若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人们的健康。
根据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和GB14554-19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对氯化氢、硫酸雾、氟化物、氨气几种主要排放物的排放限值(以排气筒距地面高度15m为例)规定为:
企业一般在废气处理设施的设计时遵循以下原则:1、技术成熟,排放指标合格;2、安全可靠;3、设备技术先进;4、运行经济性;5、便于维护管理等。目前较成熟的处理方法为溶液吸收法,以液体为吸收剂,通过洗剂吸收装置使废气中的有害成分被液体吸收,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目前市场上典型的酸碱废气净化处理系统由通风和喷淋两部分组成。通风系统包括净化塔塔体、塔支架、通风风机和通风管道等,喷淋系统包括液箱、液泵、喷淋管路、阀门等部件。吸收系统采用液相分散型装置,即喷淋填充塔。其工作时吸收液通过填料塔顶部的喷淋装置被均匀的洒在填料层顶部,并沿着填料层自上而下呈膜状流动,而废气自塔下部进入,穿过填料层从塔顶排除。在此过程中,废气被迫多次改变方向、速度,与吸收液不断碰撞、接触,使废气与吸收液在填料层中充分接触反应,废气中的有害成分能够被吸收液充分吸收净化,通过塔内除雾后达标排放。
根据我们对企业实际无机酸碱废气的排放情况了解,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废气种类多;2、浓度变化大;3、间歇性操作。对于设计者而言,为一个庞大的生产线系统必须设计一个处理能力超强的废气处理系统才能勉强满足使用。但是往往工艺进行不连续、间歇排放及浓度变化使得对整个系统要求更高,加之近些年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企业要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排放指标降低到一个更低的水平,这就为排放治理提出了更高目标,半导体工艺生产企业就有这方面的迫切需求。针对排放实际情况,要把排放指标降低到一个更低水平通过前述的大系统集中治理已很难满足要求,即使增加更复杂且成本高昂的设施也很难做得更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独立运行的小型化一体式鼓泡式酸碱废气处理器,采用鼓泡式溶液吸收法进行中和吸收,为工艺生产提供满足排风量要求的废气处理动力条件,由于处理效果好,达到了远低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指标的目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派瑞功率半导体变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派瑞功率半导体变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461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