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型静脉输液针及一种输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43677.3 | 申请日: | 201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29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王茹;张薇;王晶;徐晓明;董东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仰生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1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管座 针管座 手柄 弹力部件 针管尖端 套管顶端 静脉输液针 方向移动 安全型 包覆 针管 弹性复原力 弹性势能 输液软管 套管底端 外力施加 针管外套 按压力 表面压 输液器 形变 柔软 受压 套管 锋利 复原 静脉 驱动 释放 | ||
一种安全型静脉输液针,包括针管、针管座、输液软管,其特征在于,针管外套设一柔性的套管,套管顶端包覆了针管尖端,套管底端连有套管座,套管座套设在针管外;套管座连有套管座手柄,套管座手柄一部分可因受压而接触到针管座;套管座与针管座之间设有弹力部件;当针管座被固定,而外力施加于套管座驱动其向着接近针管座的方向移动,并迫使弹力部件发生形变,针管尖端从套管顶端露出;操作者将套管座手柄的接触部分向针管座表面压紧固定,使弹力部件不能复原,针管尖端进入静脉后,降低对套管座手柄的按压力可使套管座因弹力部件的弹性势能释放产生的弹性复原力而被迫向远离针管座的方向移动,而最终使柔软的套管顶端包覆了锋利的针管尖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型静脉输液针及一种输液器,属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静脉穿刺及连带的静脉输液是临床各科室最为常用的一种通用技术,最常使用无柔性套管的针管为刚性材料的普通穿刺针,当穿刺成功后刚性的针管在静脉内滞留较短时间如数小时左右,滞留期间刚性的针管因包括肢体活动等原因导致针管尖端刺穿静脉的风险始终存在;如果需留置较长时间如数日左右或患者肢体难以固定,通常使用刚性的针管外套有柔性套管的留置针,刚性的针管尖端外露,穿刺成功后将刚性的针管拔出而使柔性的套管留置在静脉内,操作虽较复杂但基本消除了肢体活动引发的针管尖端贯穿静脉的风险;当然,因意外产生的外力将刚性的针管或柔性的套管拔出静脉致使输液失败的情形不在本发明解决范围;上述无论哪种方式都不可避免的面对个体化静脉穿刺过程的挑战,所述个体化是指患者的皮肤厚度、皮肤硬度、静脉暴露程度、静脉粗细、静脉深浅、静脉壁硬度、静脉弯曲程度、静脉瓣分布等均大不相同。
通常,静脉穿刺过程开始时消毒穿刺点附近皮肤,随后一手的手指主要是拇指绷紧皮肤另一手持针与皮肤呈一合适的角度先将锋利的针管尖端刺入皮肤,随后突破静脉壁,针管尖端斜面的针孔进入静脉管腔内,静脉压将血液经由斜面的针孔挤入针管,在针管视窗或透明的针管座或透明的软管上看到红色的血液流入也称回血作为判断斜面的针孔进入静脉管腔的依据;这种回血方式为静脉压依赖性的被动回血;然而,多种因素导致即使斜面的针孔进入了静脉管腔也无法出现可见的回血,比如静脉压很低时,常见循环血量不足的休克患者,因而静脉压依赖性的被动回血方式极其不灵敏;再如紧邻静脉瓣的斜面的针孔,静脉瓣的单向控流作用使血液难以流入针管;又如针孔的斜面紧贴静脉壁使血液无法进入针管;还如针孔的斜面位于静脉弯曲处;当出现这些未见回血的情况,操作者通常认为针孔尚未进入静脉管腔,会进一步推进针管,使得已从一侧静脉管壁进入静脉管腔的针管尖端极易从对侧静脉管壁穿出,即静脉被针管贯穿,导致静脉穿刺失败,严重影响药物及液体的输注,尤其是急救药物或血液不能在第一时间进入静脉管腔会导致患者迅速死亡或不可逆的器官衰竭。
然而,穿刺中即便见到了回血,也需将针管继续向静脉内推进一定距离,确保斜面的针孔完全充分的进入静脉管腔内,当静脉走向肉眼无法判断时这一步骤的针管推进完全是在盲目的状态下实施,针管的尖端行进方向与静脉走向稍有不同时极易导致静脉被贯穿致使穿刺失败,尤其是患者静脉走向不可视且静脉管腔较小时安全进针近乎奢望。
再者,临床操作大多用手把持输液针针管座相连的手柄,拇指在上食指在下,在针管座下方的食指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刚刚消毒后的邻近穿刺点的皮肤,当食指上存有微生物时极易污染穿刺点导致管路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有大量临床文献报导;且操作时位于皮肤与针管座之间的食指也会影响进针角度即针管与皮肤之间角度的选择,也即针管与针管在皮肤上的垂直投影线之间的最佳角度的选择会受到夹在其间的食指的干扰,尤其是选择较小的最佳进针角度时,最终降低穿刺成功率,专利01115577.9立体静脉穿刺针提出过一种解决方案,但显著高于皮肤的针翼会增加输液过程中被意外触碰导致针管从静脉内脱出的风险。
当非留置针的针管在静脉管腔内输液时,因不可避免的肢体活动,斜面的针孔不仅易于贴附于静脉壁导致液体输注不畅,针管的尖端也可因肢体活动导致的针管与静脉的相对位移而贯穿静脉导致输液中止,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
总之,现有临床使用的输液针存在以下严重安全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仰生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仰生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436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输液输血加压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耐高压的安全留置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