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气提提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542328.X | 申请日: | 2018-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02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 发明(设计)人: | 胡同亚;王建设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益源天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21/24 | 分类号: | B01D21/24;C02F1/52 |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9 | 代理人: | 靳锦;边延松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河南自贸试验***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管道 供气管道 本实用新型 提泥装置 进水口 套管 气提 污泥 进气口 供气装置连接 喇叭状管口 节能降耗 维修方便 出气口 连接件 曝气头 溅射 弯管 外部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气提提泥装置,包括供气管道、呈倒“L”型的输送管道和位于输送管道弯管处的套管;所述输送管道的进水口为喇叭状管口,所述供气管道经套管插入输送管道内,所述供气管道的出气口延伸至输送管道的进水口,并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有曝气头,所述供气管道的进气口与供气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维修方便,节能降耗,既可以避免出现污泥倒流的现象,也可以防止污泥溅射到装置的外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气提提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生化系统沉淀池的排泥方式主要有重力排泥和压力排泥,重力排泥主要是依靠液位差的方式进行排泥, 压力排泥则是利用污泥泵的方式往外提升排泥,污泥排放和回流的部位主要在泥斗底部。但是,这两种排泥方式各有缺陷,例如:采用压力排泥方式,由于其采用了污泥泵,所以排泥效果较好,还可以满足回流所需要的压力,这种方式一般常用于较大规模的污水处理工程,设备投资及动力消耗大,运行费用高,而且污泥絮凝体容易被高速旋转的叶轮打碎破坏,不能保持其固有的特性;采用重力排泥方式时,经常由于液位差不够或者泥斗底部污泥过于密实,所以容易导致排泥不顺畅;两者都位于水下,在频繁的开关机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通常需要停产排水,维护比较麻烦,而且成本也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备单一、维修方便、节能节电的新型气提提泥装置,既具有搅拌功能,又可以对污泥和混合液进行有效提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气提提泥装置,包括供气管道、呈倒“L”型的输送管道和位于输送管道弯管处的套管;所述输送管道的进水口为喇叭状管口,所述供气管道经套管插入输送管道内,所述供气管道的出气口延伸至输送管道的进水口处,并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有曝气头,所述供气管道的进气口与供气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曝气头呈圆形,其直径与供气管道的外径相一致。
优选的,所述曝气头上设有3-8个曝气孔。
优选的,所述曝气头为盲板,所述供气管道上在距其出气口8-12cm处开设4-8个曝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套管既可以固定供气管道,又可以有效避免混合液或污泥喷出输送管道;供气管道与氧化沟沟底的曝气管共用风机,不需要单独配备动力设备,安全可靠;该气提提泥装置通过使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代替了传统的电力污泥泵,节省了运行费用,而且在排泥过程中也不会破坏活性污泥絮凝体,能够有效保持污泥固有特性,提高污泥中的溶解氧含量,同时还可保证排泥顺畅;也可以通过调节通气量来满足各种提升高度的工况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输送管道,2供气管道,3套管,4喇叭口,5曝气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气提提泥装置,包括供气管道2、呈倒“L”型的输送管道1和位于输送管道1弯管处的套管3;输送管道1的进水口为喇叭状管口4,供气管道2经套管3插入输送管道1内,供气管道2的出气口延伸至输送管道1的进水口处,并设有固定在供气管道2出气口的曝气头5,曝气头5呈圆形,其直径与供气管道2的外径相一致,其底部还设有3-8个曝气孔,供气管道2的进气口用于与氧化沟沟底的曝气管风机相连接;输送管道1出水口处下端所在平面与待处理液面相平。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益源天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益源天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423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