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非吸收外科缝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41475.5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66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杨顶建;姜月霞;吴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建科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6 | 分类号: | A61B1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何佳 |
地址: | 571200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芯 外涂层 聚四氟乙烯 单一纤维 外科缝线 物理性能 非吸收 本实用新型 不锈钢内芯 内芯材料 尼龙内芯 人体组织 伤口感染 抑制细菌 单纤维 缝合 尼龙 平滑 缝线 含银 拖拽 抑菌 不锈钢 生长 概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非吸收外科缝线,包括内芯和外涂层;所述内芯为实心单纤维内芯,所述外涂层为含银涂层。内芯材料可选用尼龙、聚四氟乙烯或不锈钢。缝线的内芯用单一纤维制成,单一纤维的外表面平滑,可以顺畅地通过人体组织,缝合时阻力较小,且没有拖拽感;外涂层含有银这种抑菌成分,可以有效的抑制细菌的生长,显著降低伤口感染的概率;尼龙内芯或者聚四氟乙烯内芯具有优越的物理性能和高的耐久性,长时间使用物理性能降低轻微;不锈钢内芯可以满足抗张强度大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非吸收外科缝线。
背景技术
各种缝线在手术中为缝合各类组织和脏器,直到手术伤口愈合为止,又可结扎缝合血管,起止血作用。所有的缝线在人体组织内均为异物,都可起不良反应,只是反应大小不同而已。
外科缝线可分为可吸收缝线和不可吸收缝线。可吸收缝线是由健康哺乳动物的胶原或人工合成的多聚体制备而成,天然的可吸收缝线是通过人体内酶的消化来降解缝线纤维。而合成的可吸收缝线则先是通过水解作用,使水分逐渐渗透到缝线纤维内而引起多聚体链的分解。与天然的可吸收缝线相比,合成的可吸收缝线植入后的水解作用仅引起轻微的组织反应。
外科缝线还可分为单纤维缝线和多纤维缝线。单纤维缝线由单一纤维制成,在穿过组织时所遇阻力较小,且可避免细菌在上附着。而多股编织类缝线,尤其是丝线,由于细菌可以停留在缝线纤维的空隙中,有可能使得污染的伤口转变为感染的伤口,而经久不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顺畅通过人体组织,抑制细菌附着,降低伤口感染概率的新型非吸收外科缝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非吸收外科缝线,包括内芯和外涂层;所述内芯为实心单纤维内芯,所述外涂层为含银涂层。
作为优选,所述内芯采用单纤维尼龙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内芯也可采用不锈钢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外涂层的厚度为20-50微米。
作为优选,所述内芯由聚四氟乙烯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非吸收外科缝线的有益效果是:缝线的内芯用单一纤维制成,单一纤维的外表面平滑,可以顺畅地通过人体组织,缝合时阻力较小,且没有拖拽感;外涂层含有银这种抑菌成分,可以有效的抑制细菌的生长,显著降低伤口感染的概率;尼龙内芯或者聚四氟乙烯内芯具有优越的物理性能和高的耐久性,长时间使用物理性能降低轻微;不锈钢内芯可以满足抗张强度大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科缝线的横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内芯,2、外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建科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海南建科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414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组合针包装体
- 下一篇:新型可吸收外科缝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