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供电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541329.2 | 申请日: | 2018-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90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 发明(设计)人: | 郭英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英林 |
| 主分类号: | H02J7/04 | 分类号: | H02J7/04;H02J7/35;H02H7/18;H02J3/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李永生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继电器 三极管 蓄电池供电模块 上下限 供电系统 输出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 市电供电模块 蓄电池 输出端连接 触点闭合 供电电源 观测仪器 节能环保 接地 电连接 发射极 集电极 输出端 触点 导通 失电 断开 串联 截止 输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观测仪器供电电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供电系统,包括输出端连接在一起的市电供电模块和蓄电池供电模块,还包括继电器J1、上下限比较电路和三极管Q2;所述继电器J1的触点串联在所述蓄电池供电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继电器J1的线圈的一端与蓄电池供电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C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B与上下限比较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E接地;上下限比较电路根据蓄电池供电模块的输出端的电压使所述三极管Q2导通或截止,从而使所述继电器J1的线圈得电或失电,控制所述继电器J1的触点闭合或断开。本实用新型能够保护蓄电池不被损坏,同时不需要安装UPS装置,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观测仪器供电电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观测仪器例如地震观测仪器的供电系统如图1所示,市电经稳压电源降压稳压后直接与观测仪器连接,从而为观测仪器供电。这种供电系统存在一旦遇到停电情况则观测仪器就无法工作,因此该供电系统无法满足观测仪器连续采集数据的要求。于是改进为如图2所示的供电系统;该供电系统在图1 的基础上增加了UPS装置和蓄电池;在市电没有停电的情况下,市电一方面经稳压电源降压稳压后为观测仪器供电,另一方面还为蓄电池充电,当遇到停电的情况时,UPS利用蓄电池为观测仪器提供电能。但是该供电系统存在如下缺陷:1、UPS装置本身耗电量比观测仪器耗电量大,不节能;2、通常观测仪器的供电电压在12V;当使用蓄电池为观测仪器供电时,蓄电池本身的电压就是 12V,如果使用UPS装置,还需要先将蓄电池提供的电压升到220V,再降到 12V为观测仪器供电,工作效率低;3、UPS装置的维护工作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使用 UPS装置的供电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继电器J1、上下限比较电路和三极管Q2;在停电情况下,通过上下限比较电路检测蓄电池供电模块的输出电压是否处于设定的电压范围来决定是否用蓄电池为观测仪器供电,从而不需要安装 UPS装置,节能环保;同时省去了将蓄电池的直流电变为交流电的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供电系统,包括输出端连接在一起的市电供电模块和蓄电池供电模块,还包括继电器J1、上下限比较电路和三极管Q2;
所述继电器J1的触点串联在所述蓄电池供电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继电器J1 的线圈的一端与蓄电池供电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C电连接;
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B与上下限比较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三极管Q2 的发射极E接地;
所述上下限比较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蓄电池供电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上下限比较电路根据蓄电池供电模块的输出端的电压使所述三极管Q2导通或截止,从而使所述继电器J1的线圈得电或失电,控制所述继电器J1的触点闭合或断开。
进一步地,所述上下限比较电路包括电阻R3、第二稳压器U4、第一电压比较器U1、第二电压比较器U2、第一电位器RP4、第二电位器RP5和D型触发器U3;
第二稳压器U4的输入端与所述蓄电池供电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
电阻R3的一端与所述蓄电池供电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另一端接地;
第一电压比较器U1的正输入端和第二电压比较器U2反输入端均与电阻 R3远离地的一端电连接;第一电压比较器U1的输出端与D型触发器U3的置位端S电连接;第二电压比较器U2的输出端与D型触发器U3的复位端R电连接;
D型触发器U3的输出端Q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B电连接;
第一电位器RP4的两个固定端分别与第二稳压器U4的输出端和地电连接,第一电位器RP4的滑动端与第一电压比较器U1的反输入端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英林,未经郭英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413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门锁全自动无线充电装置
- 下一篇:储能电路及枪声模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