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除菌设备及除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40265.4 | 申请日: | 201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00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周光辉;杨国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曼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C02F9/02;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晖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朝阳区北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菌设备 杀菌空间 连接管 除菌 封盖 除菌系统 阻隔结构 开口 本实用新型 筒主体 回注 油田 污水 杀菌设备 筒内部 误操作 伸入 连通 泄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除菌设备及除菌系统,涉及杀菌设备领域。一种除菌设备,用于对油田回注污水进行除菌处理,其包括第一除菌筒、第二除菌筒主体、第二封盖、连接管和阻隔结构,第一除菌筒内部设有第一杀菌空间,第二除菌筒主体内部设有第二杀菌空间,第一杀菌空间通过连接管连通于第二杀菌空间,第二杀菌空间具有第二开口,第二封盖活动能开或者关闭第二开口,阻隔结构伸入连接管并连接于第二封盖,当第二封盖打开第二开口时,阻隔结构关闭连接管,当第二封盖关闭第二开口时,阻隔结构打开连接管。一种除菌系统,其采用了上述的除菌设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菌设备及除菌系统能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并,避免操作工人误操作造成油田回注污水的泄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杀菌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除菌设备及除菌系统。
背景技术
现目前对于油田回注污水的处理大多采用除菌设备,在对除菌设备进行清理时,通过需要将除菌筒上的连接封盖和除菌筒的多个螺钉拧下,然后将封盖放置于底面以进行除菌筒内部的清理,其非常的费力,并且在安装封盖时也非常的不方便,造成了操作工人的负担。另外,有时候操作人员在进行除菌之前会忘记将封盖装上,造成了油田回注污水的漏出,造成极大的不便,并且会造成大量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菌设备,其第二封盖能相对第二除菌筒主体转动,使得第二封盖在打开第二开口时不用取下封盖,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并且便于第二封盖安装于第二除菌筒主体以关闭第二开口,另外,通过阻隔结构的设置,放置在第二封盖关闭第二开口之前油田回注污水流入第二杀菌空间内部,避免操作工人误操作造成油田回注污水的泄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菌系统,其第二封盖能相对第二除菌筒主体转动,使得第二封盖在打开第二开口时不用取下封盖,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并且便于第二封盖安装于第二除菌筒主体以关闭第二开口,另外,通过阻隔结构的设置,放置在第二封盖关闭第二开口之前油田回注污水流入第二杀菌空间内部,避免操作工人误操作造成油田回注污水的泄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除菌设备,用于对油田回注污水进行除菌处理,所述除菌设备包括第一除菌筒、第二除菌筒、连接管和阻隔结构,所述第一除菌筒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油田回注污水的第一杀菌空间,所述第二除菌筒包括第二除菌筒主体和第二封盖,所述第二除菌筒主体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油田回注污水的第二杀菌空间,所述连接管连接于所述第一除菌筒和所述第二除菌筒主体之间,所述第一除菌筒位于所述第二除菌筒主体的上方,并且所述第一杀菌空间通过所述连接管连通于所述第二杀菌空间,所述第二杀菌空间具有连通所述第二杀菌空间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封盖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除菌筒主体以选择性地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二开口,所述阻隔结构伸入所述连接管内部,并且所述阻隔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二封盖,当所述第二封盖打开所述第二开口时,所述阻隔结构关闭所述连接管,当所述第二封盖关闭所述第二开口时,所述阻隔结构打开所述连接管。
进一步地,所述阻隔结构包括阻隔件、弹性件和电磁体,所述阻隔件伸入所述连接管内部,并且所述阻隔件能相对所述连接管滑动,所述弹性件和所述电磁体分别设置于所述阻隔件相对的两侧,所述电磁体与所述第二封盖连接。当所述第二封盖打开所述第二开口时,所述电磁体通电以带动所述阻隔件关闭所述连接管并带动所述弹性件产生弹性形变。当所述第二封盖关闭所述第二开口时,所述电磁体断电,所述弹性件带动所述阻隔件打开所述连接管。
进一步地,所述阻隔结构还包括通电开关,所述通电开关位于所述第二除菌筒主体形成所述第二开口的端面,并且所述通电开关与所述电磁体电连接,当所述第二封盖关闭所述第二开口时,所述第二封盖压持于所述通电开关以断开所述电磁体的电流,当所述第二封盖打开所述第二开口时,所述第二封盖脱离所述通电开关以使所述电磁体通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曼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恩曼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402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污水处理搅拌杆装置
- 下一篇:工业废水排放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