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烤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535544.1 | 申请日: | 2018-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41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 发明(设计)人: | 唐光权;李通;欧永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聚英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F24C15/20 |
| 代理公司: | 广州文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69 | 代理人: | 刘敏 |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身本体 炉体底座 发热装置 抽风 过滤装置 电烤炉 油烟 本实用新型 快速烹饪食物 发热过程 加热过程 烹饪过程 吸附过滤 翻转 烤炉 吸附 去除 洁净 侧面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烤炉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烤炉,包括炉体底座和机身本体,还包括发热装置与抽风过滤装置;所述机身本体固定在炉体底座上;所述发热装置分别置于炉体底座和机身本体中,所述机身本体上的发热装置覆盖在炉体底座的上方;所述抽风过滤装置置于机身本体的侧面用于吸附发热过程中产生的油烟,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烤炉,通过把发热装置设置在炉体底座和机身本体中,可以快速烹饪食物,避免不断翻转食物,而抽风过滤装置的设置,可以对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油烟进行吸附过滤,去除在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烟,保持环境的洁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烤炉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烤炉。
背景技术
电烤炉,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比较常用的烹饪工具,通过电烤炉,可以起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目前,在市面上的电烤炉,一般是在食物的底部通过烤盘对食物进行加热,因此,加热速度慢,而且在烹饪过程中,还必须两边翻转食物,使得食物完成加热,此外,由于食物烹饪时会产生油烟,而目前的电烤炉,并没有对油烟进行清理,使得室内油烟过大,污染环境,不利于人们的健康。
因此,提出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电烤炉实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电烤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烤炉,包括炉体底座和机身本体,还包括发热装置与抽风过滤装置;
所述机身本体固定在炉体底座上;
所述发热装置分别置于炉体底座和机身本体中,所述机身本体上的发热装置覆盖在炉体底座的上方;
所述抽风过滤装置置于机身本体的侧面用于吸附发热过程中产生的油烟,通过把发热装置设置在炉体底座和机身本体中,可以快速烹饪食物,避免不断翻转食物,而抽风过滤装置的设置,可以对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油烟进行吸附过滤,去除在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烟,保持环境的洁净。
进一步的,所述发热装置包括上发热管和下发热管,所述上发热管置于机身本体上,所述下发热管置于炉体底座上,通过上下发热管的设置,可以对食物的两面同时加热,使得食物更容易被烤熟,避免在烹饪过程中不断翻动食物,使用更加方便。
更进一步的,所述上发热管为石英管,通过石英管的红外线辐射发热,使得热量可以覆盖在食物的上方,食物接触热量的面积更广更大,热效率更高,便于食物的快速加热,不用翻转食物即可均匀的完成食物两侧的烘焙。
进一步的,所述下发热管为盘旋的折弯成形不锈钢扁管,折弯成形不锈钢扁管的使用,可以把食物直接放在下发热管上烹饪食物,改变以往把食物放在传统烤网或者烤板上加热的方式,热效率,烹饪食物更快。
更进一步的,所述上发热管的下方设有防护网,通过防护网的设置,可以在烹饪时对人体起到阻挡的作用,避免人体意外碰到上发热管而导致高温烫伤。
更进一步的,所述炉体底座下方设有漏油盆,通过一体式拉伸无死角的漏油盆,能有效的克服传统漏油盆焊接或铆接的不美观,不易清洗缺点。
进一步的,还包括温控调节旋钮,所述上发热管和下发热管分别与温控调节旋钮相连接,通过温控调节旋钮分别将上发热管和下发热管调至预设的温度,当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自动断开通电,低于温度预设值时自动通电加热,更好的保护温度安全性。
更进一步的,所述抽风过滤装置包括活性碳过滤网和置于机身本体上的抽风电机,所述活性碳过滤网设置在抽风电机内侧,在电烤炉使用时,电源插头插上后,通过抽风开关按钮控制抽风电机工作,在烹饪食物过程中能有效的抽干净产生的油烟和气味,而通过活性碳过滤网将油烟排出,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聚英电器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聚英电器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355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