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型钢板-原竹-混凝土组合楼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34356.7 | 申请日: | 2018-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56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徐扬;魏洋;王志远;王立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5/36 | 分类号: | E04B5/36;E04B5/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型钢板 原竹 栓钉 贯穿孔 上表面 混凝土组合楼板 中心轴线 钢筋网 空心管 槽部 底端 本实用新型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用量 低碳环保 横向间隔 间隔焊接 结构稳定 绿色环保 天然竹节 位置处 下表面 内腔 受力 焊接 混凝土 钢材 穿过 贯穿 施工 | ||
一种压型钢板‑原竹‑混凝土组合楼板,包括压型钢板、栓钉、纵向原竹、空心管、混凝土、钢筋网共同组成,其特征在于压型钢板槽部中心轴线处间隔焊接两个以上栓钉,内含天然竹节的纵向原竹横向间隔布置于压型钢板槽部中心轴线处,其上、下表面对应各栓钉位置处开设直径小于纵向原竹内径的贯穿孔,并设有空心管贯穿各贯穿孔,底端置于压型钢板的上表面,顶端不低于纵向原竹上表面,栓钉穿过贯穿孔内腔,底端焊接于压型钢板上表面,混凝土浇筑于压型钢板的上部,其内部设有钢筋网。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绿色环保,压型钢板可作为施工时的模板,兼作结构的受力钢材,原竹的使用减少了混凝土用量,低碳环保,减轻结构自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楼板,尤其是一种压型钢板-原竹-混凝土组合楼板,属于土木建筑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我国主要的建筑结构形式之一,在各类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随着如今对建筑的高度和抗震性能的高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较差等问题突出,使得其应用受到较多的限制。近年来,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组合结构在建筑结构中优势显著,在组合结构中越来越多采用压型钢板作为建筑物楼板体系的承重单元,结合压型钢板和混凝土两种材料得优异特性,形成承载力高、变形能力卓越的轻型楼板。
如今在“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的指导下,土木工程界开始着重于对低碳环保材料的研究应用,竹材就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材料,近年来大受建筑行业欢迎,竹材力学性能卓越,特别是抗拉性能,且竹材对结构的保温隔热,在降低结构自重方面优势巨大,可广泛应用与墙体、楼板等构件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型钢板-原竹-混凝土组合楼板,以克服现有钢筋混凝土楼板及压型钢板-混凝土楼板自重过大的缺陷,满足如今超高层建筑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型钢板-原竹-混凝土组合楼板,以期解决现有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大的缺陷。该组合楼板采用压型钢板,增强结构承载力的同时,减少结构占用空间,此外,该结构内充分利用了我国丰富的竹资源,以原生竹材填充于压型钢板槽部的混凝土中,既不影响结构受力,又减轻自重,绿色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压型钢板-原竹-混凝土组合楼板,包括压型钢板、栓钉、纵向原竹、空心管、混凝土、钢筋网共同组成,其特征在于压型钢板每个槽部中心轴线处间隔焊接两个以上栓钉,内含天然竹节的纵向原竹横向间隔布置于压型钢板的槽部中心轴线处,其数量等于槽口数量,纵向原竹的纵轴向与压型钢板的纵轴向平行一致,纵向原竹上、下表面对应各个栓钉位置处开设有直径小于纵向原竹内径的贯穿孔,在每一贯穿孔对应位置处设有一个对应空心管垂直贯穿每个贯穿孔,空心管的外径与贯穿孔的内径相同,其外壁与贯穿孔的内壁紧密贴合摩擦连接,空心管的底端置于压型钢板的上表面,其顶端不低于纵向原竹的上表面,栓钉穿过贯穿孔的内腔,栓钉底端焊接于压型钢板上表面,顶端露出空心管的顶面不少于20mm,混凝土填充于贯穿孔的内腔并完全包裹栓钉,混凝土浇筑于压型钢板的上部,且其内部铺设有钢筋网。
所述的压型钢板的槽部之间形状开口型、闭口型或缩口型中的一种。
所述的纵向原竹的底面与压型钢板上表面之间的间隙为0~50mm。
所述的空心管的位置及数量与贯穿孔一一对应,其采用原竹制作。
一种压型钢板-原竹-混凝土组合楼板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将栓钉焊接至压型钢板的上表面,在纵向原竹上、下表面对应各个栓钉位置处开设贯穿孔,并将空心管置于其中,内含天然竹节的纵向原竹横向间隔布置于压型钢板的槽部中心轴线处,空心管的位置及数量与贯穿孔一一对应,安放钢筋网,浇筑混凝土,形成一种压型钢板-原竹-混凝土组合楼板,其步骤如下:
A.铺设压型钢板:按照设计选择尺寸规格相同的压型钢板,两个以上的压型钢板首尾相连;
B.焊接栓钉:在压型钢板槽部间隔焊接两个以上的栓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343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