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形膜式水冷套、荒煤气显热回收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34339.3 | 申请日: | 201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82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方桂平;许建芬;毛奇洲;陈绍凤;熊贤周;林金辉;方舣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东锅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27/00 | 分类号: | C10B27/00;C10B57/00;F01K27/02;F01D15/1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林捷 |
地址: | 350003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管 环形膜 水冷套 荒煤气 显热回收发电装置 钢管 本实用新型 燃气锅炉 焦炉 超高压 过热器 扁钢 管套 析出 相邻钢管 焦油 出汽口 环形状 进水口 内壁面 结焦 排布 汽包 下端 贯通 堵塞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形膜式水冷套、荒煤气显热回收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荒煤气显热回收发电装置包括超高压燃气锅炉和焦炉,所述超高压燃气锅炉内设有过热器,所述过热器连接有汽包;所述焦炉的出荒煤气口上设有环形膜式水冷套,所述环形膜式水冷套包括上、下设置的上环形管、下环形管和设在上环形管、下环形管之间的管套,所述管套包括多根钢管和连接相邻钢管的扁钢片,多根钢管和扁钢片排布形成环形状,多根钢管上、下端分别与上环形管、下环形管贯通,在下环形管、上环形管上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汽口,本实用新型可完全避免环形膜式水冷套的内壁面因温度低发生焦油析出造成结焦堵塞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形膜式水冷套、荒煤气显热回收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上升管属于焦炉的一个设备,目前,炼焦企业普遍使用炭化室法烧制焦炭这一传统工艺,加入炭化室内的焦煤被加热后产生大量的荒煤气,其温度在650℃~800℃左右,上升管的作用就是将炭化室产生的高温荒煤气导入集气管。每个焦化企业焦炭产能不同,炭化室的孔数也不同,每孔炭化室都设有一支或两支上升管。而众多上升管内的高温荒煤气余热如何利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
目前国内外对焦炉高温荒煤气余热回收利用做了大量的研究,也有相应的余热回收结构和方法,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和方法存在的问题是:由于荒煤气的固有特性,这些结构和方法在工业生产中存在重大运行缺陷和安全隐患,因此都没有得到正式的工业化应用。比如,现有技术中公开的水夹套汽化方式,低压的水及水蒸气的混合物走夹套间,高温荒煤气走夹套内筒,其存在的主要缺陷是:由于夹套内筒外壁是水及水蒸气的混合物,夹套内筒壁温接近水及水蒸气的混合物温度,荒煤气中的焦油在夹套内筒内壁冷凝析出,逐渐与煤灰等其他物质结焦引起上升管堵塞。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环形膜式水冷套、荒煤气显热回收发电装置,该环形膜式水冷套、荒煤气显热回收发电装置,通过提高上升管显热回收装置的内管壁温度(高于焦油的析出温度),可以解决荒煤气中的焦油析出结焦引起荒煤气通道堵塞的问题,同时提高焦炉荒煤气的显热回收率。
本实用新型环形膜式水冷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设置的上环形管、下环形管和设在上环形管、下环形管之间的管套,所述管套包括多根钢管和连接相邻钢管的扁钢片,多根钢管和扁钢片排布形成环形状,多根钢管上、下端分别与上环形管、下环形管贯通,在下环形管、上环形管上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汽口。
进一步的,上述钢管为无缝钢管。
本实用新型荒煤气显热回收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超高压燃气锅炉和焦炉,所述超高压燃气锅炉内设有过热器,所述过热器连接有汽包;所述焦炉的出荒煤气口上设有环形膜式水冷套,所述环形膜式水冷套包括上、下设置的上环形管、下环形管和设在上环形管、下环形管之间的管套,所述管套包括多根钢管和连接相邻钢管的扁钢片,多根钢管和扁钢片排布形成环形状,多根钢管上、下端分别与上环形管、下环形管贯通,在下环形管、上环形管上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汽口,所述下环形管进水口通过管路和循环泵与汽包的底部水侧连通,所述上环形管通过管路与汽包的上部汽侧连通。
进一步的,上述钢管为无缝钢管。
进一步的,上述汽包顶部输出13.7MPa以上的超高压饱和蒸汽。
进一步的,上述超高压燃气锅炉内设有省煤器,所述省煤器输出的高温水与汽包上部进水口连通,所述过热器与汽包顶部出汽口连通,所述过热器与汽轮机高压缸入口连通,所述超高压燃气锅炉内设有再热器,所述再热器入口与汽轮机高压缸出口联通、出口与汽轮机低压缸进口连通,所述汽轮机输出端与发电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东锅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东锅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343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