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光导的远近光系统及车灯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29982.7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07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兆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20 | 分类号: | F21S41/20;F21V5/04;F21V23/04;F21V8/00;F21W102/13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宁宁 |
地址: | 2018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导 透光器 远近光 准直 光源发射 车灯 近光 系统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光斑 车灯照明 光束扩散 光束平行 依次设置 出光面 拐点 射出 凸面 光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灯照明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光导的远近光系统及车灯,远近光系统包括准直透光器和光导;所述准直透光器和所述光导沿着光源发射的光束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光导的出光面为凸面,使至少一个所述光源发射的光束依次通过所述准直透光器和所述光导射出,形成上下光束平行,左右光束扩散的光斑。本方案中,通过不同光源的组合实现近光展宽光型、近光拐点光型或远光光型中的一种,还可以实现AFS和ADB等多种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灯照明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光导的远近光系统及车灯。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车灯照明光学系统中,远近光的形式主要有透镜式和反射式两种,形式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光导的远近光系统,能够实现近光,远光以及AFS,ADB等多种功能,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形式单一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基于光导的远近光系统的车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基于光导的远近光系统,包括准直透光器和光导;
所述准直透光器和所述光导沿着光源发射的光束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光导的出光面为凸面,使至少一个所述光源发射的光束依次通过所述准直透光器和所述光导射出,形成上下光束平行,左右光束扩散的光斑,通过不同光源的组合实现近光展宽光型、近光拐点光型或远光光型中的一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准直透光器的出光部位于所述光导在其断面上形成的透镜的焦平面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准直透光器的光路直径逐渐变大再逐渐变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光导的入光面为平面、凹面或凸面中的任一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当用多个所述光源沿弧线排布射向所述准直透光器经所述光导的出光面形成的光型的光斑上端位于国标近光左侧截至线位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光型可作为近光型的展宽部分。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当为近光拐点光型时,所述准直透光器的出光部的高度小于近光展宽光型时所述准直透光器的出光部的高度;
单个光源形成的光斑的上端达到近光型右侧截至线位置,并形成拐点。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通过调整所述准直透光器的出光部的开口的大小和其位于所述光导的上下方向的位置能够形成远光光斑。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通过关闭形成远光光斑的预设的光源,能够实现防炫目功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准直透光器与所述光导为复合一体成型制成。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准直透光器为准直透镜或聚光器、或凸透镜或菲涅耳或其他具有准直功能的透光器件。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灯,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基于光导的远近光系统和光源,所述光源用于与准直透光器相对应设置;
所述光源为LED光源或激光光源。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的车灯,设置有第一方面提供的基于光导的远近光系统,因此具有第一方面提供的基于光导的远近光系统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299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功率摩托车前照灯
- 下一篇:光导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