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构树、柠条、蛋白桑、秸秆饲料的加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29230.0 | 申请日: | 2018-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57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胜;曾凡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志胜;曾凡兴 |
主分类号: | A23N17/00 | 分类号: | A23N17/00;A01F29/09;A01F2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质机 混合机 膨化机 喷爆 本实用新型 加工系统 秸秆饲料 打包机 缓冲仓 剪切机 提升机 构树 柠条 蛋白 饲料加工系统 揉搓 过热蒸汽 膨化效果 物料剪切 纤维成份 依次设置 上端 细碎 重排 推压 挤压 食用 饲料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的构树、柠条、蛋白桑、秸秆饲料的加工系统,包括剪切机、提升机、混合机、喷爆膨化机、调质机和打包机,混合机、喷爆膨化机、调质机由提升机的上端至下依次设置,实现对物料的依次加工,混合机与喷爆膨化机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仓,调质机与打包机之间设置有第二缓冲仓。本实用新型的饲料加工系统,首先利用剪切机将物料剪切成细碎化物料,再由混合机对物料进行搅拌、揉搓和刮切,然后物料在喷爆膨化机进行挤压、重排,通入的过热蒸汽可以改善物料的膨化效果,使物料中的有害菌得到破坏;最后,调质机对物料进行搅拌、推压处理,使物料的纤维成份进一步破坏,形成便于动物食用的饲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饲料的加工系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构树、柠条、蛋白桑、秸秆饲料的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饲养动物的饲料由传统的粮食饲料向其他形式的饲料发展开来,譬如构树、柠条、蛋白桑中均还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将其加工为饲料来喂养饲养的杂食性动物,不仅可降低饲养成本,而且还有利于动物对植物蛋白的吸收和转化。构树、柠条、蛋白桑、秸秆饲料的中含有较多的植物纤维,采用传统的饲料加工工艺和加工设备,无法实现加工,因此亟需发展一种新型的加工工艺和设备,来实现对构树、柠条、蛋白桑、秸秆饲料的加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构树、柠条、蛋白桑、秸秆饲料的加工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构树、柠条、蛋白桑、秸秆饲料的加工系统,包括剪切机(1)、提升机(2)、混合机(3)、喷爆膨化机(5)、调质机(6)和打包机,所述剪切机设置于地面之下,用于将构树、柠条、蛋白桑、秸秆的待加工物料剪切细碎化;提升机上设置有提升斗,提升机用于将剪切机输出的物料提升至顶端;混合机、喷爆膨化机、调质机由提升机的上端至下依次设置,实现对物料的依次加工,打包机设置于调质机下方的地面上;混合机与喷爆膨化机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仓(4),调质机与打包机之间设置有第二缓冲仓(7)。
本实用新型的构树、柠条、蛋白桑、秸秆饲料的加工系统,所述剪切机(1)由锥形箱(10)、第一剪切轴(11)、第二剪切轴(12)、绞龙轴(13)和剪切电机(16)组成,锥形箱的上方为倒入物料的矩形进料口(14),锥形腔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15);锥形箱的内部为上宽下窄的空腔,第一剪切轴和第二剪切轴平行地设置于锥形腔的同一高度上,第一剪切轴和第二剪切轴上均设置有若干刀杆(19),刀杆的末端固定有剪切刀(20);绞龙轴位于第一剪切轴和第二剪切轴的下方,绞龙轴上固定有螺旋叶片(21),第一剪切轴、第二剪切轴和绞龙轴的同一端均固定有链轮,剪切电机的输出经链条(18)与第一剪切轴、第二剪切轴和绞龙轴上的链轮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构树、柠条、蛋白桑、秸秆饲料的加工系统,所述混合机(3)由混合筒(22)、混合轴(23)和混合电机(24)组成,混合筒的内部为圆柱形空腔,混合轴位于混合筒的内部空腔中,混合轴的两端经轴承固定于混合筒的侧壁上;混合筒一端的上方设置有进料口(26),另一端的下方设置有出料口(27);混合轴的外围均匀设置有刮刀(29)和桨叶(30),刮刀和桨叶均通过支杆(28)固定于混合轴上;混合轴靠近混合电机的一端设置有链轮(25);混合筒上设置有菌液加注口(31)。
本实用新型的构树、柠条、蛋白桑、秸秆饲料的加工系统,所述喷爆膨化机(5)由底座(32)、膨化筒(33)、转轴、汽包装置(34)组成,膨化筒的内部为圆柱形空腔,转轴位于膨化筒中且其两端经轴承固定,转轴上固定有螺旋叶片(41),转轴的外端固定有带轮(35);膨化筒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另一端设置有模板(37),模板上设置有喷爆喷嘴(38);膨化筒的内壁上均匀固定有切割刀,膨化筒上均匀设置有与其内部空腔相通的进气阀(40),汽包装置的出气口经蒸汽管(42)与进气阀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志胜;曾凡兴,未经王志胜;曾凡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292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