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架道路边缘护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529002.3 | 申请日: | 2018-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09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 发明(设计)人: | 胡金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迅丰园林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19/10 | 分类号: | E01D19/10;E01D22/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13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主板 安装板 托板 高架道路 护板 高架桥 加强筋 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 安装护板 边缘护板 防护能力 相对两侧 安装孔 美观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架道路边缘护板,包括主板、安装板、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板、安装板、托板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并将安装板、托板分别设置在主板相对两侧上,所述的安装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本实用新型在主板上设置有一定的角度,不仅能够提高主板的强度,增强护板的强度,也能使主板适用不同状态的高架桥道路,提高了安装护板后的高架桥道路的美观性,在主板与安装板、托板上均设置有加强筋,通过加强筋,不仅能够提高主板、安装板、托板的强度,也能增强主板与安装板及主板与托板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提高护板的质量性能,增强护板对高架道路边缘的防护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板,具体是一种高架道路边缘护板。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修建高架桥,高架桥道路的边缘是高架桥比较脆弱的位置,长时间收到风吹雨打及在车里压力作用下,易使高架桥道路的边缘受损,严重时还会落下石子,易对高架桥下的行人或车辆造成安全隐患,另一方面高架桥道路边缘受损也会影响高架桥道路的正常使用,缩短了高架桥道路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高架桥道路边缘因风吹雨打及在车里压力作用受损、落下石子存在安全隐患、缩短高架桥道路使用寿命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质量强度高、安装效率高、防护效果好的高架道路边缘护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架道路边缘护板,包括主板、安装板、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板、安装板、托板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并将安装板、托板分别设置在主板相对两侧上,将主板、安装板、托板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不仅降低了护板的制造难度,也能提高护板的质量性能,增强护板的强度,提高护板对高架道路边缘的防护能力,通过主板能够对高架道路边缘进行防护,避免高架道路边缘因风吹日晒雨淋造成的损坏,通过托板能够接住从道路边缘落下的碎石,避免碎石落下造成人或物损伤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安全性能,所述的安装板上设置有安装孔,通过安装板、安装孔便于护板的安装,降低了护板安装的劳动强度,提高安装效率,也能增强护板安装后的稳定性,进而提高防护板的防护性能。
优选地,所述的主板设置有120-150°的角度,在主板上设置有一定的角度,不仅能够提高主板的强度,增强护板的强度,也能使主板适用不同状态的高架桥道路,提高了安装护板后的高架桥道路的美观性。
优选地,所述的主板与安装板、托板的一侧设置有卡槽,另一侧设置有卡块,在护板安装过程中,通过卡槽、卡块提高了相邻两块护板的连接强度,也能提高护板安装位置的精准度,进而提高高架道路的美观性。
优选地,所述的主板与安装板、托板上均设置有加强筋,通过加强筋,不仅能够提高主板、安装板、托板的强度,也能增强主板与安装板及主板与托板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提高护板的质量性能,增强护板对高架道路边缘的防护能力。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主板上设置有一定的角度,不仅能够提高主板的强度,增强护板的强度,也能使主板适用不同状态的高架桥道路,提高了安装护板后的高架桥道路的美观性,在主板与安装板、托板上均设置有加强筋,通过加强筋,不仅能够提高主板、安装板、托板的强度,也能增强主板与安装板及主板与托板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提高护板的质量性能,增强护板对高架道路边缘的防护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迅丰园林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迅丰园林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290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