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可分离式插座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527264.6 | 申请日: | 2018-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57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 发明(设计)人: | 项如敏;聂江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1R13/514 | 分类号: | H01R13/514;H01R13/70;H01R13/72;H01R2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施敬勃 |
| 地址: | 312369 浙江省绍兴市上***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插座单体 组合块 插座 线孔 侧面设置 分接线 自动收线器 可分离式 卡条 内腔 插座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穿过 顶部设置 顺次安装 总线连接 总线 可拆 有向 缠绕 延伸 移动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插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可分离式插座,包括组合块、插座单体,其中组合块为矩形,所述插座单体有四个,四个插座单体顺次安装在组合块周围,所述组合块周围设置卡条,所述插座单体的内侧面设置与卡条配合的卡槽;所述组合块顶部设置开关,组合块设置有向外延伸的总线;在组合块侧面设置线孔,每个线孔内穿过一条分接线;所述插座单体内设内腔,内腔内设自动收线器,且在插座单体侧面设置线孔,分接线穿过线孔,并缠绕在自动收线器上。该插座由四个单个的插座单体以可拆分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形成,根据需要,拆分其中一个或几个插座单体,插座单体通过分接线与总线连接,这可以使插座能够在一定范围内移动,方便人们使用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插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可分离式插座。
背景技术
插座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装置,通常情况下,一个插座上面设置好几个插孔,人们将用电设备的插头集中插在一个插座上。然而,有些时候,当用电设备距离较远,或者人们临时使用插座,但电源线长度有限,人们又不方便一直呆在插座旁边,这时候就会十分麻烦,有时,人们不得不再添加插座,来解决这一点点的距离问题。目前市场上的插座限制性很强,只能为近距离的电器配用,这给人们带来一些困扰。如果插座是可分离式的,那么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可分离式插座,从而通过拆分插座来弥补电源线距离较短的问题,增加插座的适用性,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可分离式插座,包括组合块、插座单体,其中组合块为矩形,所述插座单体有四个,四个插座单体顺次安装在组合块周围,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块周围设置卡条,所述插座单体的内侧面设置与卡条配合的卡槽,且卡槽通过滑动插接的方式插在卡条上;所述组合块顶部设置开关,组合块设置有向外延伸的总线;在组合块侧面设置线孔,每个线孔内穿过一条分接线;所述分接线一端连接总线,另一端连接插座单体;所述插座单体内设内腔,内腔内设自动收线器,且在插座单体侧面设置线孔,分接线穿过线孔,并缠绕在自动收线器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四个单个的插座单体以可拆分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多插孔插座,根据需要,拆分其中一个或几个插座单体,插座单体通过分接线与总线连接,这可以使插座能够在一定范围内移动,方便人们使用插座;插座单体内设的自动收线器则可以在人们将插座单体重新组合时自动收集分接线,这使得该插座的使用更加方便。
优选地,在插座单体的侧面设置避位槽,该避位槽的后端连接插座单体上的线孔,前端延伸至插座单体的前端面。在插座单体与组合块安装或者拆分的过程中,分接线会夹在插座单体与组合块之间,使插座单体的组合与拆分不方便,设置避位槽可以使分接线暂时位于避位槽内,使插座单体的拆分更加方便。
优选地,所述插座单体的前端面和侧面分别设置磁铁,一个插座单体前端面的磁铁与另一个插座单体侧面的磁铁相吸。设置磁铁后,相邻的两个插座单体之间相互吸引,这可以提高插座单体组合后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卡条的表面设置凸条,对应地,卡槽内也设置与凸条相配合的槽体。凸条可以限制插座单体的移动方向,避免插座单体横向脱离。
优选地,所述卡条有两圈,两圈卡条对称设置在组合块的上部和下部。两圈卡条可以进一步提高插座单体与组合块的组合稳定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透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其中一个插座的分离状态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未经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272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LC输入输出用连接器外壳
- 下一篇:插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