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膜元件连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526520.X | 申请日: | 2018-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60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 发明(设计)人: | 刘瑞;祝加琛;徐小伟;李志;王建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碧水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63/00 | 分类号: | B01D63/00;C02F1/4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工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螺纹 支撑板 外筒 内筒 连接器 连接板 本实用新型 膜元件连接 膜元件 收集罩 安装效率 外壳内部 固定器 固定柱 连接管 连接体 连接柱 密封盖 旋转板 盖体 内孔 提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膜元件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板、连接器、外壳、外筒、内筒、支撑板、第一内螺纹、第二内螺纹、膜元件、本体、连接柱、密封盖、盖体、连接体、提手、收集罩、连接管、固定器、旋转板、内孔和固定柱,所述收集罩上方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设有所述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外壳、外筒、内筒、支撑板、第一内螺纹和第二内螺纹,所述外壳与所述外筒固定连接,所述外筒内设有若干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侧与所述外筒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另一侧与所述内筒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内部设有所述第一内螺纹,所述内筒内部设有所述第二内螺纹,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膜元件的连接,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并且易于安装,提高了安装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膜元件连接装置,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膜元件系统运行时,通常将多个膜元件进行串联使用,以提高产水量并降低能耗。在现有技术中,采用外部装有O型密封圈的连接器将每两个膜元件进行连接,这种连接器的两端插入两个膜元件的中央集水管内,以形成密封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在使用过程中易造成连接器的磨损及O型密封圈变形或损坏导致的泄露,使整个系统的产水水质收到影响。而且,由于连接器的端部插入中央集水管内,连接器的内径小于中央集水管的内径,因此,该连接器对透过液流动形成阻力,会存在透过液测流路的压力损失很大的问题,且中央集水管内的液体在流经连接器时因流到变窄,使得流速突然变快,不利于膜元件系统的稳定运行。而且,由于连接器要分别插入两个膜元件的中央集水管内,给安装带来了不便,降低了安装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膜元件连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膜元件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板、连接器、外壳、外筒、内筒、支撑板、第一内螺纹、第二内螺纹、膜元件、本体、连接柱、密封盖、盖体、连接体、提手、收集罩、连接管、固定器、旋转板、内孔和固定柱,所述收集罩上方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设有所述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外壳、外筒、内筒、支撑板、第一内螺纹和第二内螺纹,所述外壳与所述外筒固定连接,所述外筒内设有若干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侧与所述外筒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另一侧与所述内筒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内部设有所述第一内螺纹,所述内筒内部设有所述第二内螺纹,所述连接器上方可与所述膜元件螺纹连接,也可与所述密封盖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器上设有所述固定器,所述固定器包括旋转板、内孔和固定柱,旋转板中心设有所述内孔,所述内孔与所述固定柱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盖包括盖体、连接体和提手,所述盖体下方与所述连接体固定连接,所述盖体上方与所述提手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膜元件包括本体和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位于本体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共设有六个,均与分布在连接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罩下方与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膜元件的连接,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易于安装,提高了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膜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碧水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碧水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265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植物提取分离纯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通道双流速浮游藻类自动抽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