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外墙节能集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25177.7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70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刘瑞敏;刘英凡;刘增会;罗长更;丁飞;张静;丁瑞霞;李洋;冯永存;刘冬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瑞敏 |
主分类号: | F24S20/66 | 分类号: | F24S20/66;F24S50/20;F24S10/4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旌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0 | 代理人: | 牛传凯 |
地址: | 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卧***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热装置 墙体 固定杆 条形槽 螺杆 动力装置 建筑外墙 螺套 节能 安装结构 铰接连接 螺杆螺纹 维修保养 轴承连接 上螺纹 直射 太阳能 配合 平行 地域 | ||
建筑外墙节能集热装置,包括墙体,墙体外侧上部固定连接数个固定杆的一端,固定杆相互平行,墙体外侧设有数个集热装置,固定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连接对应的集热装置的内侧上部,墙体的外侧下部开设数个条形槽,条形槽内分别设有螺杆,每个螺杆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对应的条形槽的前后两面,每个螺杆上螺纹安装两个螺套,螺套分别与对应的螺杆螺纹配合。使用者根据地域和季度对集热装置进行调节,使阳光尽可能直射集热装置,能够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且通过V型带轮和V型带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集热装置共用一套动力装置,省去动力装置复杂的安装结构,能够节省安装费用,且便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维修保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领域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建筑外墙节能集热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房屋舒适度体验,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调节室内舒适度,但对于室内面积较大的场所,安装费用和能源消耗都比较多,所以人们开始在建筑外墙设置集热装置,对自然能源进行吸收转换以减少能源消耗,而现有的建筑外墙集热装置无法调节与墙体之间的角度,由于一年四季太阳光的直射角度周期变化,从而使得集热装置不能最大化吸收太阳能,太阳能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外墙节能集热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建筑外墙节能集热装置,包括墙体,墙体外侧上部固定连接数个固定杆的一端,固定杆相互平行,墙体外侧设有数个集热装置,固定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连接对应的集热装置的内侧上部,墙体的外侧下部开设数个条形槽,条形槽内分别设有螺杆,每个螺杆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对应的条形槽的前后两面,每个螺杆上螺纹安装两个螺套,螺套分别与对应的螺杆螺纹配合,且每个螺杆上的两个螺套的螺纹方向相反,螺套的外侧分别铰接连接连杆的一端,每个螺杆对应的两个连杆的中部通过铰接轴铰接连接,每个集热装置的内侧下部开设矩形滑槽,矩形滑槽内分别活动安装条形板,条形板能够分别沿对应的矩形滑槽上下滑动,条形板的内侧分别开设两个滑槽,滑槽内分别活动安装滑块,连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连接对应的滑块的内侧,滑块能够分别同时沿对应的滑槽滑动,每个螺杆的后端固定安装第一伞齿轮,墙体的外侧下部固定安装数个第二伞齿轮,第二伞齿轮分别与对应的第一伞齿轮啮合,其中一个第二伞齿轮带有动力装置,第二伞齿轮的外侧分别固定安装V型带轮,V型带轮均为两槽V型带轮,每相邻两个V型带轮之间通过V型带连接。
如上所述的建筑外墙节能集热装置,所述的墙体的外侧下部固定连接数个支撑杆的一端,支撑杆分别位于对应的集热装置下方,支撑杆的顶面分别开设水平的导向槽,铰接轴的底面分别固定连接竖杆的上端,竖杆的下端分别位于对应的导向槽内,且竖杆能够分别沿对应的导向槽水平滑动。
如上所述的建筑外墙节能集热装置,所述的竖杆的下端分别固定安装滚轮。
如上所述的建筑外墙节能集热装置,所述的集热装置的外侧固定安装玻璃罩。
如上所述的建筑外墙节能集热装置,所述的条形槽的内侧分别开设两条限位槽,螺套的内侧分别固定安装限位块,限位块分别同时位于对应的限位槽内,限位块能够分别沿对应的限位槽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瑞敏,未经刘瑞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251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