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弱围岩隧道复合超前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24583.1 | 申请日: | 2018-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68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夏至;常喜梅;施霄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8 | 分类号: | E21D11/18;E21D11/1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07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弱围岩 管棚 导向架 导管 隧道 超前支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 超前支护 喷射混凝土 复合 成排间隔 软弱土层 隧道拱顶 支护结构 组合方式 支护 导向墙 钢拱架 工字钢 拱架 注浆 固化 施工 焊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弱围岩隧道的支护结构,具体为一种软弱围岩隧道复合超前支护结构,其包括导向架、导管和管棚,所述导向架为纵向间距70‑80cm的工字钢拱架;所述导管和管棚的一端与导向架焊接,并在隧道拱顶125‑128°范围内设置,导管与管棚成排间隔设置;导向架外喷射混凝土形成导向墙。本实用新型施工方便、工效高、经济可靠、能有效的解决了软弱围岩隧道的超前支护问题;充分利用钢拱架作为管棚导向架,施工方便快速;管棚、导管和型钢骨架组合方式,刚柔并举,对软弱围岩的加固效果较好;管棚注浆效果好,对软弱土层的自身固化,提高了支护强度;经济可靠、能有效的解决了软弱围岩隧道的超前支护问题,可广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弱围岩隧道的支护结构,具体为一种软弱围岩隧道复合超前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项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发展与完善。由于地形、地域比较复杂,在建设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时就需要建设大量隧道以满足生产和生活要求。隧道建设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诸如软弱岩层、断层、节理、裂隙和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情况;“新奥法的应用和推广使得支护结构被赋予了新的支护理念,当隧道通过软弱破碎带时,围岩与隧道结构受力复杂多变,位移与力学变化随着时间是如何变化的难以把握,施工风险较大。
隧道内的超前支护和初期支护是施工安全的关键工序, 根据采取的加固措施对周围地层特性和应力分布的影响,可将超前支护分为地层改良法和预支护法。地层改良法就是提高开挖面周围地层土的特性的方法,这种方法包括注浆、土壤加固、排水和地层冻结等;预支护法就是在隧道开挖前,先超前对围岩进行加固,以增加围岩的自稳能力,并使开挖面周围应力干扰达到最小的方法。超前支护方法主要包括:管棚法,机械预切糟法,预衬砌法,水平旋喷注浆法,超前导管法,超前锚杆法、冻结法等等。其中管棚法、水平旋喷注浆法、导管法等支护方法同时也改良和加固了地层。
实践表明超前支护体系能够有效地限制地面沉降,并全面地保持自然地层在稳定状态下开挖隧道。研究表明地面的整个沉降量的30%-40%和地下地层的整个沉降量的40%-50%是在一般的支护开始发生作用之前发生的,超前支护对地面沉降有30-35%的抑制效果,对隧道顶上地层(拱顶)沉降有40%的抑制效果,所以,加固掌子面前方的地层对抑制地面沉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超前支护技术作为加固地层、稳定拱顶及掌子面、减少地表沉降的辅助施工工法,己经在地下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目前隧道建设中进洞支护一般采用大管棚支护,洞内支护一般采用超前导管支护。对于软弱围岩的隧道,洞内采用超前导管支护已不能满足工程需要,需要配合水平旋喷注浆等工艺,施工工序繁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软弱围岩隧道复合超前支护结构,以超前导管与洞内管棚配合,辅以钢拱架支护,适应性广泛,施工简单方便,工效高。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述软弱围岩隧道复合超前支护结构,包括导向架、导管和管棚,所述导向架为纵向间距70-80cm的工字钢拱架;所述导管和管棚的一端与导向架焊接,并在隧道拱顶125-128°范围内设置,导管与管棚成排间隔设置;导向架外喷射混凝土形成导向墙。
进一步的,所述导管和管棚平行设置,导管和管棚与导向墙之间夹角为10-15°。
进一步的,相邻的两排管棚之间设置两排导管。
进一步的,所述导管的长度为4.2-4.8m,直径为40-44mm,环向间距48-52cm。
进一步的,所述管棚的长度为12-14m,直径为86-93mm,环向间距58-62cm。
进一步的,所述管棚钻孔采用隔号钻孔,导管钻孔采用逐号钻孔。
进一步的,所述管棚内充填水泥砂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245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移式网、锚、护一体支架
- 下一篇:一种顶管出洞止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