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污水处理场站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22720.8 | 申请日: | 2018-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43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岳全辉;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碧水水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廖祥文 |
地址: | 610037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设备 本实用新型 格栅调节池 放置式 清水池 污泥池 装配式 污水处理 成型设备 管道连接 环境影响 建设周期 依次设置 直接放置 沉淀池 过滤池 兼氧池 厌氧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污水处理场站,包括一体化设备及与一体化设备管道连接的格栅调节池、污泥池和清水池,一体化设备、格栅调节池、污泥池及清水池均为放置式的成型设备;一体化设备内部依次设置有厌氧池、兼氧池、MBBR池、沉淀池及过滤池。本实用新型设备均为放置式结构,直接放置安装连接后即可使用,建设周期短,成本低,对周边的环境影响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场站,属于污水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污水处理场站。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污水处理场站的建设模式也在不断发展进步,现有的污水处理场站建设方式主要以以下两种方式存在;
1)全钢筋混泥土现浇模式:该模式的施工过程为施工图纸设计(含工艺设计、结构设计、建筑设计、电气设计、自控设计、总平设计)、三通一平、零时设施、基坑开挖、主体浇筑、回填、内部设备安装、调试、验收。该模式存在施工周期长,对周边环境影响大,不适合小型、微型场站的建设;
2)半钢筋混泥土半设备模式:该模式主要以主体工艺为设备,其他单体工艺为钢筋混泥土模式,模式的施工过程为施工图纸设计(含工艺设计、结构设计、建筑设计、电气设计、自控设计、总平设计)、三通一平、零时设施、基坑开挖、主体浇筑、回填、内部设备安装、调试、验收,此模式只是将工程的主体工艺设备化,减少了整个工程的主体结构的浇筑以及相应的内部设备安装,该模式相对全钢筋混泥土现浇模式施工周期要短一些,但是同样存在对周边环境影响大,质量控制难等问题;
基于以上两种污水处理场站的建设方法,其均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设备安装复杂、工程量大,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2、成本高,主要体现在施工成本和人力成本上;3、场站设备均为现场施工现场形成,存在不可重复利用的问题,设备使用后无法再次运用至其它场站,同样造成了成本的增加,具有局限性;4、场站建设周期时间较长,整个项目周期较长,费时费力。
基于以上技术问题,现有的污水处理场站在建设时还是存在诸多问题,无法得到有力的推广和成本的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污水处理场站,从而解决了以往污水处理场站建设成本高、周期长及影响环境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装配式污水处理场站,包括一体化设备及与一体化设备管道连接的格栅调节池、污泥池和清水池,一体化设备、格栅调节池、污泥池及清水池均为放置式的成型设备;
其中,
所述一体化设备内部依次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厌氧池、兼氧池、MBBR池、沉淀池及过滤池,所述厌氧池和沉淀池之间连设置有第一污泥回流管,所述兼氧池和MBBR池之间连设置有硝化液回流管;
所述格栅调节池与厌氧池之间通过第一污水管连通,所述过滤池与清水池之间通过第二污水管连通,所述沉淀池与污泥池之间通过污泥管连通;所述格栅调节池与污泥池之间还连通有上清液回流管。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一体化设备内部还设置有设备间,设备间内设置有鼓风机、控制柜及除磷加药系统,所述兼氧池和沉淀池内均设置有风管,风管通过管道与所述鼓风机连通,所述MBBR池内还设置有带曝气头的曝气管,曝气管同样与所述鼓风机连通,所述除磷加药系统与所述MBBR池连通。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污水管上还设置有紫外线消毒器,紫外线消毒器设置在设备间内。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兼氧池和MBBR池之间还设置有硝化液回流系统。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MBBR池内还设置有D0在线检测仪。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沉淀池还连接有排渣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碧水水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碧水水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227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