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装式电热水器防电墙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21610.X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51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潘兆铿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兆铿 |
主分类号: | F24H9/20 | 分类号: | F24H9/2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6 | 代理人: | 朱永忠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电墙 外水管 管座 内胆 内水管 电热水器 密封固定 内装式 下端部 紧固 绝缘 安全使用 高温热水 水管内孔 泄漏电流 出水管 出水率 进水管 上顶部 出水 竖向 下端 泄水 水道 | ||
一种内装式电热水器防电墙,设有第1和第2防电墙,第1、第2防电墙均采用绝缘外水管倒套绝缘内水管结构,所形成的水道长度与其内水管内孔半径平方之比为320,在第1、第2外水管上顶部中央设有竖向的第1和第2通道,在第2外水管下端部设有泄水缝,第1内水管下部插入并紧固在柔性的第1管座内,第2内水管下部插入并紧固在柔性的第2管座内,第1管座密封固定在位于外壳与内胆底部之间的出水管内,第2管座密封固定在位于外壳与内胆底部之间的进水管内,安装后,第1外水管下端部位于内胆中部,第2外水管下端部靠近内胆底部。本防电墙能将出水的泄漏电流降至2.5mA,完全满足安全使用要求,且高温热水出水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水器防触电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装式电热水器防电墙。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防电墙技术广泛应用于电热水器防触电安全保障上,而现有的防电墙在实际应用中所依据的绝缘水路内半径(或等效半径)与绝缘水路长度的关系为绝缘水路长度L≥53r2(r为水路的内半径或等效半径),绝缘水路的水电阻,把220V电压降低至对人体的漏电流不大于10mA。而根据GB4706.12-2006《家用和类似用途安全储水式热水器的特殊要求》附录AA中“对在接地系统异常时提供应急防护措施的电热水器的附加要求进行试验,电压为220V时,其泄漏电流<5mA,才可以满足要求”,而标准中的测试方法实际只针对单个防电墙,但电热水器都有设进、出水管,当发热管漏电时,电流通过出水管直接作用于人体,此时如按L=53r2计算,则作用于人体的漏电流为10mA。用水时在电热水器冷水进口、热水出口混合冷热水时,分别安装于进、出水管的防电墙其两路绝缘水路的电阻为并联关系。当装在电热水器内胆内的镁棒作为阳极与水中杂质不断发生电化学反应而形成化合物后,金属离子大量增加,而电热水器不可能自动排出,这又使内胆的水电阻率会有较大的降低。为此,上述绝缘水路长度的关系式未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对于电热水器进出水口分别设置防电墙的绝缘水路长度L应为L≥4×1.5×53r2=340r2, 其中1.5为安全系数,这样才符合实际使用安全要求。
公告号为CN135897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触电式电热水器,其绝缘水管长度L应满足L大于53 r2(r为绝缘水管内孔半径),依据是漏电流为10mA,其出水管是从出水口直伸入至内胆顶部。根据上述分析,要达到真正防触电效果,以修正后的关系式L=340r2计算其出水衬管的内径应在φ5~6mm以内,此时,水阻力大,出水量小,而进水管套管结构是采用螺栓、螺母把外套管6固定在进水衬管1顶部,结构复杂且外套管6与进水衬管1之间容易产生相对摆动而最终造成松脱。在进水衬管1靠近其顶部横向钻孔,工艺复杂。采用此种套管结构,由于电热水器内胆进出水管的内径一般为φ14mm左右,内胆搪瓷后可小至φ13mm,如要从进水管外侧伸入内胆,当内外水管均采用有一定壁厚的塑料绝缘管时,其内水管的内径必然小于φ5mm,如把进水衬管弯曲,则弯曲后的进水衬管无法进入只有为安装发热管而设有的窄小开口的内胆内安装,即使能艰难地进入安装也无法固定。如果把出水管直对着内胆底部,则自来水不能缓速进入内胆底部,造成热水输出率大幅下降。把进、出水管在电热水器发泡层内通过螺母分别与内胆进、出水口紧固,然后伸出电热水器外壳,这样一种连接结构是无法与外接水管紧固连接的,必须另加安装接头,结构复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兆铿,未经潘兆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216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