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滴型钓鱼浮子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18582.6 | 申请日: | 2018-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70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丁龙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龙兴 |
主分类号: | A01K93/00 | 分类号: | A01K9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海洋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端帽 钓鱼浮子 底盘 钓鱼 槽口 本实用新型 水滴形结构 半球形 锁紧条 水滴 浮子 通孔 恒定 底部中央 弧面部 灵敏度 配重坠 中央轴 能见度 浮力 合拼 水中 渗水 匹配 下沉 穿过 水面 制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滴型钓鱼浮子,包括壳体和钓鱼引线,壳体的底部设有底盘,壳体和底盘的中央轴向设有通孔,壳体的顶部设有半球形端帽,端帽的底部中央设有与通孔相匹配的锁紧条,端帽、壳体和底盘的外表面构成水滴形结构,壳体的外表面均匀设有多个纵向的槽口,槽口的顶部设有弧面部,钓鱼引线合拼成两根后依次穿过端帽和锁紧条的中心。本实用新型的钓鱼浮子结构简单新颖,使用方便,易于制作,带槽口的水滴形结构能够有效阻止浮子整体过快下沉,并在水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不渗水,浮力恒定,无需调整配重坠,半球形的端帽露出水面,使得浮子的能见度更高,钓鱼信号的灵敏度高,能够适应不同的钓鱼环境和钓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钓鱼浮子,尤其是涉及一种水滴型钓鱼浮子。
背景技术
钓鱼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钓法也越来越多,如比较流行的立漂钓和横漂钓(也即七星漂钓),前者对于钓鱼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只能在规定的池塘内进行竞技钓,难以适应水库、湖泊等自然水域环境,故休闲钓用得比较少;后者所用浮子的构造简单,使用也比较方便,使用范围广,浮子的市场占有率达到90%左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钓法和浮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市面上钓鱼用的浮子大多设计成圆柱形或流线形,这些浮子入水后吃水特别快,造成挂在钩上的饵料随浮子快速下沉,故在水域中间层活动的鱼类来不及吃饵料,大多只能钓水域底层的鱼类。为了降低浮子的入水速度,通常的做法是加大浮子,使其浮力增大,但配重坠也需相应增重,这就又造成鱼上钩信号的灵敏度不高的问题,特别是在竞技钓法方面,非常影响鱼的上钩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新颖,入水慢,信号大,灵敏度高的水滴型钓鱼浮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滴型钓鱼浮子,包括壳体和钓鱼引线,壳体的底部设有底盘,壳体和底盘的中央轴向设有通孔,壳体的顶部设有半球形端帽,端帽的底部中央设有与通孔相匹配的锁紧条,端帽、壳体和底盘的外表面构成水滴形结构,壳体的外表面均匀设有多个纵向的槽口,槽口的顶部设有弧面部,钓鱼引线合拼成两根后依次穿过端帽和锁紧条的中心。
所述壳体和底盘的材质均为密度小于1g/cm3的工程塑料,且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
所述端帽和锁紧条的材质均为弹性体材料,且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
所述弹性体材料的密度介于0.9g/cm3和1g/cm3之间。
所述锁紧条的直径小于底盘底面的直径。
所述槽口为3-6个。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钓鱼浮子结构简单新颖,使用方便,易于制作,带槽口的水滴形结构能够有效阻止浮子整体过快下沉,并在水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不渗水,浮力恒定,无需调整配重坠,半球形的端帽露出水面,使得浮子的能见度更高,钓鱼信号的灵敏度高,能够适应不同的钓鱼环境和钓法,使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端帽,2、锁紧条,3、壳体,4、底盘,5、槽口,6、弧面部,7、钓鱼引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龙兴,未经丁龙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185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渔轮及其刹车系统和后刹装置
- 下一篇:发光七星浮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