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效水循环演化过程降压测试模拟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518167.0 | 申请日: | 2018-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32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川;严科;徐赋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胜利采油厂;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东辛采油厂 |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G01M1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模型装置 收集装置 测试模拟系统 抽空饱和装置 本实用新型 演化过程 注液装置 水循环 降压 并联连接 系统模拟 岩心 恒温箱 平流泵 恒速 恒压 气液 试验 液罐 地热 自然环境 测量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效水循环演化过程降压测试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液装置、抽空饱和装置、模型装置和收集装置;所述注液装置与抽空饱和装置并联连接在模型装置的另一端;所述收集装置连接在模型装置的另一端;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平流泵保证在驱替过程中储液罐中的液体能够恒速恒压的进入模型装置中,同时整个模型装置设置在模拟地热环境的恒温箱中,保证了整个系统模拟自然环境的精确性,同时收集装置针对模型装置中岩心的产出的气液进行精准的分离与测量,提高了试验的精确度,增加了试验的结果的科学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勘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效水循环演化过程降压测试模拟系统。
背景技术
到目前为止,有关油气开采中低效水循环演化过程的研究,都是一些零散的工作。高温高压下岩石或岩体的导热性、应力应变特性、强度特性、孔隙裂隙渗流特性、裂缝起裂、扩展、延展等特性、声波、电磁效应特性、热破裂特性、超深地层构造及裂缝探测理论与技术、岩体断裂特性、岩体原始裂隙结构特征的作用与影响及其耦合作用特性、控制方程、数值分析等所有的研究工作都是刚刚开始,急待进行广泛深入细致的工作。
驱替系统是地质研究中常规的研究技术,广泛应用于页岩油开采的描述、岩心的非均质性测定、岩心样品选择、裂缝定量分析、在线饱和度的测量、流动实验研究等方面。通过对岩石物性进行定量分析,直观表征岩石的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地质分布;
对驱替过程进行可视化研究,深刻了解低效水循环的机理、监测流体分散与窜流特性、认识聚合物驱对提高波及面积影响,揭示地层伤害机理等。利用驱替技术可以得到岩心内部流体的饱和度沿程分布信息,有利于岩心的研究和油气资源的开采,利用驱替技术更可直观的得到每个层内的流体饱和度分布信息,并可进一步研究层间窜流现象和油气资源的开采效率的问题。
为了模拟自然条件下对低效水循环演化过程的研究,一般的需要模拟真实环境中地热、干热岩层所在的岩层压力与温度情况,为测量结果提供精确的试验条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效水循环演化过程降压测试模拟系统,能够解决一般的低效水循环演化过程中模拟的自然环境温度与压力效果差,测试精度差、测试效果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低效水循环演化过程降压测试模拟系统,其创新点在于:包括注液装置、抽空饱和装置、模型装置和收集装置;所述注液装置与抽空饱和装置并联连接在模型装置的另一端;所述收集装置连接在模型装置的另一端;
所述注液装置包括平流泵、储液罐和进口压力表;所述平流泵通过第一阀门连接在储液罐的一端,第一阀门与储液罐之间并联有第二阀门;所述储液罐的另一端通过依次串联的第三阀门与第四阀门连接在模型装置的一端;所述进口压力表并联在第三阀门与第四阀门之间;所述储液罐与第三阀门之间并联有第五阀门;
所述模型装置设置在一恒温箱中,模型装置包括外壳和样品室;所述外壳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口端和出口端,所述出口端设置有第六阀门;所述外壳上沿模型装置的轴线方向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压力传感器;
所述收集装置包括气液分离器、干燥分离器、回压阀、电子秤、缓冲罐和手动泵;所述气液分离器、干燥分离器和回压阀依次串联连接在第六阀门上;所述回压阀上并联有手动泵,所述缓冲罐并联在回压阀与手动泵之间,回压阀的输出端设置有一电子秤且该电子秤上设置有计量杯。
进一步的,所述抽空饱和装置包括真空泵、真空容器和真空阀;所述真空泵、真空容器和真空阀依次串联连接在第五阀门上。
进一步的,所述低效水循环演化过程降压测试模拟系统还包括数据采集装置和软件处理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传感器在模型装置至少设置有六个。
进一步的,所述气液分离器与干燥分离器上分别设置有第七阀门和第八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胜利采油厂;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东辛采油厂,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胜利采油厂;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东辛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181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