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纺织设备的绕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17070.8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54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康 |
主分类号: | B65H54/74 | 分类号: | B65H54/74;B65H54/28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32108 | 代理人: | 王楚云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纳装置 动力机构 活动机构 纺织设备 绕线装置 盖板 绕线 装盒 电机 本实用新型 内部安装 传动杆 定位条 滑动座 绕线量 绕线轮 带轮 线筒 把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纺织设备的绕线装置,包含一容纳装置、一动力机构和一活动机构,所述的容纳装置内部安装一动力机构,且所述的容纳装置底部两侧均设有一活动机构,所述的活动机构包含一定位条,所述的定位条底部安装若干个滑动座,所述的容纳装置包含一装盒,所述的装盒一侧安装一盖板,所述的盖板一侧设有一把手,所述的动力机构包含一电机,所述的电机一侧安装一支座,所述的支座一侧设有一带轮,所述的带轮顶部连接一传动杆。该装置通过手动拉动把手的方式,实现了对绕线轮不同位置的绕线,使绕线更加均匀,有效的避免了线筒面积过小的情况,增加了绕线量,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绕线装置,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用于纺织设备的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线是一种用蚕丝搓纺而成的线。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使用的一种书籍订缝材料,早在15世纪,我国装订史上第一次将零散页张制成帖并用线订缝连结成册,所用的订缝线就是丝线。因丝线与纸张颜色相近,质地柔软、强度好、光滑、牢固耐久,故订缝后的书册平整美观,但丝线价格高,一般只用在高档线装和画册等书籍的装订上。
现有的绕线装置在绕线时绕线轮的绕线位置不能进行改变,这就使得很大的一个绕线轮只有一小部分区域参与到绕线过程中,使得绕线面积很小,无法最大化利用绕线轮的可用面积,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用于纺织设备的绕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用于纺织设备的绕线装置,所述的用于纺织设备的绕线装置包含一容纳装置、一动力机构和一活动机构,所述的容纳装置内部安装一动力机构,且所述的容纳装置底部两侧均设有一活动机构,所述的活动机构包含一定位条,所述的定位条底部安装若干个滑动座,所述的容纳装置包含一装盒,所述的装盒一侧底部安装一限位板,且所述的装盒一侧安装一盖板,所述的盖板一侧设有一把手,所述的动力机构包含一电机,所述的电机一侧安装一支座,所述的支座一侧设有一带轮,所述的带轮顶部连接一传动杆,所述的传动杆一端安装一绕线轮,所述的绕线轮一侧设置一固定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绕线轮和电机分别为容纳装置的内部和下方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带轮由两个轮盘构成,且所述电机一侧连接的轮盘直径小于传动杆一侧连接的轮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限位板一侧和容纳装置一侧侧壁之间的间距和绕线轮的宽度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动力机构和容纳装置之间为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传动杆外侧设有螺纹,且所述绕线轮内侧设有和传动杆外侧螺纹相适配的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种用于纺织设备的绕线装置具有以下优点:使用时,首先,将滑动座的底部通过支杆连接到水平的固定板或者地面上,再将电机连接外接电源,使电机转动,并且将线的一端固定到绕线轮上;然后,电机转动带动带轮转动,从而带动传动杆转动,由于带轮底部的轮盘直径小于顶部的轮盘直径,使得电机的转动能力进行最大化传输;接着,传动杆转动带动绕线轮转动,将装置上方的线进行缠绕;最后,在绕线过程中,可手动握住把手,将容纳装置进行往复前后拉动,由于装盒顶部设有活动的拨动片,使得线可随着容纳装置的移动而移动,从而在绕线轮的各个区域进行绕线,待缠绕的线和容纳装置顶部高度相同时,即可断开电源,将绕线轮取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康,未经刘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170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绕线机的自动断线装置
- 下一篇:屏蔽线无损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