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雷达传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15230.5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00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熊皑;刘鹏;陈丹;李杨;黄勇;周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02 | 分类号: | G01S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贺理兴 |
地址: | 610225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盘 密封环 传动轴 传动装置 雷达 编码器 编码器连接 传动连接 活动连接 间隔设置 雷达技术 同轴设置 动密封 实时性 测角 平行 贯穿 检查 保证 维护 | ||
一种雷达传动装置,涉及雷达技术领域。包括支座、密封环、转盘、传动轴和编码器。支座和转盘平行且间隔设置,密封环设于支座和转盘之间,密封环同转盘固定连接,沿密封环的周向,密封环同支座活动连接且实现动密封。编码器连接于支座的远离转盘的一侧。传动轴一端固定连接于转盘,另一端贯穿支座并同编码器传动连接。支座、密封环、转盘和传动轴同轴设置。其调节精度、测角实时性、准确性更高,能够有效保证雷达调节精度,大大降低了后期检查和维护频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雷达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雷达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雷达在使用过程中,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和旋转次数的增加,其转动角的调节精度容易出现误差,从而需要频繁地对调节精度进行检查和修正,后续维护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雷达传动装置,其调节精度、测角实时性、准确性更高,能够有效保证雷达调节精度,大大降低了后期检查和维护频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雷达传动装置,其包括:支座、密封环、转盘、传动轴和编码器。支座和转盘平行且间隔设置,密封环设于支座和转盘之间,密封环同转盘固定连接,沿密封环的周向,密封环同支座活动连接且实现动密封。编码器连接于支座的远离转盘的一侧。传动轴一端固定连接于转盘,另一端贯穿支座并同编码器传动连接。支座、密封环、转盘和传动轴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传动轴包括同轴设置的扩径段、第一缩径段和第二缩径段。第一缩径段连接于扩径段和第二缩径段之间,第二缩径段的外径小于第一缩径段的外径。扩径段同转盘固定连接。支座具有编码器安装座,编码器安装座的靠近转盘的一侧凹设有第一盲孔和第二盲孔,第一盲孔和第二盲孔均与支座同轴设置。第一盲孔的孔径略大于扩径段的外径,第二盲孔的孔径略大于第一缩径段的外径。第二盲孔凹设于第一盲孔的底部。第二缩径段贯穿编码器安装座,编码器安装座的远离转盘的一侧具有用于同编码器可拆卸地连接的连接部。
进一步地,扩径段的远离第一缩径段的一端具有环形凸缘,转盘的远离支座的一侧具有容置槽,环形凸缘容置于容置槽并同容置槽的底部贴合。扩径段贯穿转盘,环形凸缘与容置槽的底部之间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地,沿传动轴的轴向,扩径段、第一缩径段和第二缩径段三者的长度比为15~20:1:6~10。
进一步地,沿传动轴的轴向,第一盲孔和第二盲孔二者的长度比为1:3~5。
进一步地,扩径段、第一缩径段和第二缩径段三者的外径比为2~3:1.2~1.5: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雷达传动装置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支座和转盘平行且间隔设置,支座和转盘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当转盘开始转动后,转盘带动密封环和传动轴一同转动,由于密封环同支座活动连接且实现动密封,支座不仅能够对密封环和转盘提供支撑,还能够确保密封环和转盘顺利转动,同时还能够避免水雾、盐雾等进入到转盘和支座之间,减小传动轴、转盘和支座所受到的腐蚀,从而提高传动的精确度,减小误差。
此外,当转盘带动传动轴相对支座转动时,转盘会对传动轴施加扭力,而支座会对传动轴提供支持力,由于支座和转盘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支座和转盘对传动轴的施力点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这使得传动轴所受的力能够沿其轴向进行有效分散,防止受力过于集中,大大提高了传动轴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这样进一步减小了传动轴在转动过程中的偏移量,提高了传动轴转动时的稳定性,进一步减少传动轴误差,提高精确度。
进一步地,由于支座和转盘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支座和转盘之间由密封环来实现动密封,避免了支座和转盘直接接触,大大减小了转盘和支座之间的磨损,并有效降低了相对转动过程中的震动和发热,有助于保证雷达传动装置传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未经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152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