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辅助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14354.1 | 申请日: | 2018-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45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姚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丽 |
主分类号: | A63B23/04 | 分类号: | A63B23/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凯谦巨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3 | 代理人: | 丁剑 |
地址: | 430050 湖北省武汉市华***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布片 脑卒中 支撑杆 固定块 上表面 卡槽 卡块 辅助器具 连接片 康复 医疗器械设备 支撑板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 活动连接有 魔术贴公扣 左右两侧 辅助器 支撑板 锻炼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辅助器具,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表面的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远离卡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远离卡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布片,所述第一固定布片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布片和第三固定布片,所述第二固定布片远离固定块一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魔术贴公扣。该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辅助器具有能够辅助脑卒中患者进行行走锻炼、适用性强和成本低廉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辅助器具。
背景技术
我国脑卒中发病率每年约20万,致残率极高,约2/3的脑卒中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不能独立行走,偏瘫是脑卒中最主要的后遗症,患者生存质量下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临床医学证明,只要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48小时后即可开始康复治疗。训练开始越早,脑的可塑性越大,运动功能恢复的潜力越大,脑卒中病人当能下地活动时就要坚持行走锻炼以逐步恢复行走功能,恢复是一个较痛苦和漫长的过程,循序渐进的行走锻炼需要持之以恒,但往往由于条件所限有些病人不能坚持长期锻炼影响了行走功能的恢复,所以市场上急需一种辅助脑卒中患者进行行走锻炼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种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辅助器具有能够辅助脑卒中患者进行行走锻炼、适用性强和成本低廉的优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辅助器具,具备能够辅助脑卒中患者进行行走锻炼、适用性强和成本低廉等优点,解决了由于条件所限有些病人不能坚持长期锻炼影响了行走功能的恢复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背景技术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辅助器具,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表面的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远离卡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远离卡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布片,所述第一固定布片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布片和第三固定布片,所述第二固定布片远离固定块一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魔术贴公扣,所述第三固定布片远离固定块一端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魔术贴母扣,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扶手。
优选的,所述扶手的外表面套装有海绵套。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合页。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形状为圆环。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数量为五根,且五根第一支撑杆呈环形阵列的方式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通过合页与活动门相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辅助器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辅助器具,通过支撑板和活动门的设置,支撑板的形状为圆环形,使患者在进行行走锻炼时,能够在较小的空间的进行,达到减少了本装置的占地面积的目的,当进行锻炼时活动门能够起到固定的作用,当锻炼完成或想要进行锻炼时,活动门起到方便进出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丽,未经姚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143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 下一篇:可调节高度的健身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