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成品紫铜管扩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10816.2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95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周力行;楼贤奇;郭平;宣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亮(安徽)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9/00 | 分类号: | B23D79/00;B23Q3/00;B21D41/02;B21D4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铜管 夹座 底板 基板 本实用新型 扩孔器 挡板 第二滑块 第一滑块 活动配合 台式钻床 端孔 直线驱动装置 对称设置 固定板装 扩孔操作 固定板 线驱动 槽口 夹持 内装 形板 驱动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成品紫铜管扩孔器,涉及扩孔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台式钻床本体和基板,基板一表面的一侧设置有一固定板;台式钻床本体通过固定板装设在基板上;基板一表面的另一侧固定有一基座;基座包括一底板,底板一表面的一侧设置有一夹座,底板一端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一挡板;两挡板内装设有一直线驱动装置;夹座为一“U”形板结构;夹座一侧及底板一侧均开设有一槽口;夹座一侧活动配合有一第一滑块;夹座另一侧活动配合有一第二滑块。本实用新型通过直线驱动装置驱动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之间的配合,便于对紫铜管进行夹持的同时,实现了对紫铜管端孔进行多种扩孔操作的效果,丰富了紫铜管的端孔形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扩孔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成品紫铜管扩孔器。
背景技术
紫铜管,有色金属管一种。是压制的和拉制的无缝管。紫铜管的连接牢固度非常强,使其更具实用价值。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5200298U,公告日2016年05月04日,实用新型创造的名称为一种波纹管加工用自动扩孔装置,该申请公开了工作台和扩孔机构,工作台的顶部中间位置设有凸台,凸台上均匀设有若干第一气动夹具,凸台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结构相同的扩孔机构,凸台右侧的扩孔结构中的导轨水平设于凸台的右侧,导轨上滑动设有支架,支架的右侧下部连接有推动气缸,支架上设有扩孔气缸,扩孔气缸的活塞杆端部通过联轴器与连接杆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扩孔内销,扩孔内销上套装有扩孔头。其不足之处是结构较复杂,且制造成本较高,同时在进行扩孔操作时,孔的形状单一,无法满足多元化的工业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品紫铜管扩孔器,通过直线驱动装置驱动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之间的配合,便于对紫铜管进行夹持的同时,实现了对紫铜管端孔进行多种扩孔操作的效果,丰富了紫铜管的端孔形状,解决了现有的扩孔装置制造成本较高且所扩孔形状单一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成品紫铜管扩孔器,包括台式钻床本体和基板,所述基板一表面的一侧设置有一固定板;所述台式钻床本体通过固定板装设在基板上;所述基板一表面的另一侧固定有一基座;所述基座包括一底板,所述底板一表面的一侧设置有一夹座,所述底板一端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一挡板;两所述挡板内装设有一直线驱动装置;所述夹座为一“U”形板结构;所述夹座一侧及底板一侧均开设有一槽口;所述夹座一侧活动配合有一第一滑块;所述夹座另一侧活动配合有一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均为一矩形块结构;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一表面均轴向开设有一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为一半圆形槽道;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第二滑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夹座两侧均均布开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一滑块一相对面上均均布设置有插片;其中,所述插片活动配合在第二插槽内,以便于对第一滑块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得到不同孔形的紫铜管;所述第二插槽为一矩形槽口结构;所述插片为一矩形板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直线驱动装置为一气缸,所述气缸两侧均设置有一凸起;所述挡板为一矩形板结构;两所述挡板上均开设有一第三插槽;其中,所述凸起活动配合在第三插槽内,以便于直线驱动装置安装在基座内;所述第三插槽为一腰型槽口或矩形槽口;所述凸起为一圆柱或棱柱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由一气泵提供动力源,所述气泵与一手动扩孔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为一矩形板结构;所述基板一端开设有一槽口;所述槽口为一腰型槽口;所述基板一端经圆角处理;所述固定板为一圆板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一侧固定有一用于放置手动扩孔器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轴向开设有一开口;其中,所述固定件为一筒体结构;所述开口为一矩形槽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亮(安徽)铜业有限公司,未经海亮(安徽)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108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切割超轻钢的设备
- 下一篇:一种自动倒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