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照相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08596.X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952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冯小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小冬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5/2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6484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机主体 指示盘 收放 拍照按钮 支撑转臂 照相机 定时器 本实用新型 处理腔 旋转腔 节能 中心位置处 磁力槽 开关键 伸缩杆 外侧壁 支撑框 底端 铰接 拍照 相机 便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照相机,包括相机主体、指示盘、处理腔、拍照按钮和定时器,所述相机主体一端的外侧壁上设有指示盘,指示盘一侧的相机主体表面设有处理腔,所述相机主体远离指示盘的一端设有收放腔,收放腔一侧的两端皆设有磁力槽,所述收放腔的内部设有支撑框,所述收放腔上方的相机主体顶端设有拍照按钮,拍照按钮一侧的相机主体顶端设有旋转腔,所述旋转腔内部的中心位置处铰接有支撑转臂,支撑转臂顶端的一侧固定有开关键,所述支撑转臂远离定时器一侧的底端固定有电伸缩杆。本实用新型不仅提高了照相机使用时的便利程度,提高了相机照的拍照效果,而且实现了节能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能照相机。
背景技术
照相机是一种利用光学成像原理形成影像并使用底片记录影像的设备,是用于摄影的光学器械,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有很多可以记录影像的设备,它们都具备照相机的特征,比如医学成像设备、天文观测设备,被摄景物反射出的光线通过照相镜头和控制曝光量的快门聚焦后,被摄景物在暗箱内的感光材料上形成潜像,经冲洗处理构成永久性的影像,这种技术称为摄影术,分为一般照相与专业摄像,然而一般的照相机多数无法实现自动拍照的工作,而且很多的照相机在照相的过程中无法实现自我状态的观测功能,甚至有些照相机没有设置照相距离的测量工作,从而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很大的困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照相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照相机,包括相机主体、指示盘、处理腔、拍照按钮和定时器,所述相机主体一端的外侧壁上设有指示盘,指示盘一侧的相机主体表面设有处理腔,所述处理腔内部的一端安装有单片机,且单片机的输出端与指示盘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一侧的处理腔内部固定有定时器,且定时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处理腔一侧的内壁上铰接有处理腔盖体,所述处理腔上方的相机主体外侧壁上固定有承接壳,承接壳的侧壁上固定有距离检测器,且距离检测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相机主体远离指示盘的一端设有收放腔,收放腔一侧的两端皆设有磁力槽,所述收放腔的内部设有支撑框,支撑框两端的外侧壁上皆固定有磁力块,且磁力块与磁力槽相互配合,所述收放腔上方的相机主体顶端设有拍照按钮,拍照按钮一侧的相机主体顶端设有旋转腔,所述旋转腔内部的中心位置处铰接有支撑转臂,支撑转臂顶端的一侧固定有开关键,且开关键的输出端与定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支撑转臂远离定时器一侧的底端固定有电伸缩杆,且电伸缩杆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相机主体底部的两端皆固定有防滑支脚。
优选的,所述支撑框表面的中心位置处设有镜体。
优选的,所述支撑框一侧的外壁上设有操作把手。
优选的,所述相机主体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显示器,且显示器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拍照按钮一侧的相机主体顶端设旋转腔,旋转腔内部的中心位置处铰接支撑转臂,并通过在支撑转臂的表面设开关键、电伸缩杆,单片机一侧的处理腔内部固定定时器,实现了照相机的自动拍照功能,从而提高了照相机使用时的便利程度,通过在相机主体一端的外侧壁上设指示盘,处理腔内部的一端安装单片机,并通过承接壳的侧壁上安装距离检测器,相机主体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显示器,实现了照相机照相时的距离指示功能,从而实现了节能的目的,同时通过在收放腔一侧的两端设磁力槽,收放腔的内部设支撑框,并通过在支撑框两端的外侧壁上固定磁力块,支撑框表面的中心位置处设镜体,实现了照相过程中的自我观察工作,从而提高了相机照的拍照效果,本实用新型不仅提高了照相机使用时的便利程度,提高了相机照的拍照效果,而且实现了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小冬,未经冯小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085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楼宇安防监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前置分光结构的双目摄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