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触网几何参数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07397.7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75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周威;张文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北京铁科英迈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0 | 分类号: | G01B11/00;G01B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朱坤鹏;王春光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模块 相机模块 线阵相机 频闪 接触网几何参数 本实用新型 测量接触网 几何参数 检测装置 立体视觉 同步控制单元 成像芯片 脉冲信号 同步触发 同步曝光 系统功耗 线形布置 照明方式 接触线 传感器 视场 光源 相机 图像 检测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触网几何参数检测装置,包括相机模块(1)、光源模块(2)、同步控制单元(3)和传感器(4)。相机模块采用立体视觉方式测量接触网几何参数,各线阵相机布置于同一平面的不同位置,各线阵相机的视场分别覆盖接触线的空间范围。光源模块的工作方式为同步频闪,相机模块和光源模块由同一个脉冲信号同步触发,实现相机同步曝光和光源同步频闪照明。相机模块和光源模块呈线形布置,LED光源模块形成的光束最强断面与线阵相机成像芯片处于同一平面。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立体视觉方式测量接触网几何参数,检测精度高;采用LED同步频闪照明方式,补光亮度高且均匀,图像质量显著提升,系统功耗大幅降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接触网测量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接触网几何参数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和轨道交通的牵引供电系统的重要设备。电力机车通过受电弓与接触线滑动接触并获得电能。要保证电气化铁路和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保证弓网的良好接触和可靠取流,除了在接触网设计、施工和运营方面达到一定的规范要求外,还必须定期对接触网进行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拉出值、导高等接触网几何参数是接触网检测的重要项目,需要定期进行检测以确认接触网技术状态。传统的现场人工检测方式检测效率很低,人员上道检测需申请维修天窗时间且安全性不高,尤其无法适应高速铁路的全封闭式管理模式,并且只能对接触网进行静态几何参数测量,无法掌握列车真实运行状态下的接触网技术状态。
与现场人工检测方式相比,采用装备了接触网几何参数检测设备的专用车辆进行自动检测的方式具有测量精度和效率高、安全性好、不占用维修天窗、可等速测量以检测列车真实运行状态下的接触网技术状态等无可比拟的优势,代表着接触网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与接触网接触式测量技术相比,非接触式测量技术具有很多优点:既可进行静态测试以对新建接触网工程进行施工质量评估,也可用于动态测试以监控运营接触网设施在真实运行状态下的功能状态;接触网几何参数检测精度高,可准确检测出锚段关节、电分相等接触网转换结构中两支接触线的空间相对位置关系;系统结构简洁,不影响运行中的受电弓动力学性能也不会对接触线产生额外扰动从而影响测量精度;设备位于车顶低压侧,安全性高且远离电磁干扰。
现有技术中接触网几何参数的非接触式检测技术主要包括激光扫描测距技术和基于光学成像的视觉测量技术。现有的激光扫描测距技术存在测量速度较低、移动测量精度较低、易受环境和被测材料表面反射率影响等不足,无法满足高速、高分辨率和全天候的测量要求。而现有的采用面扫描摄像机的视觉测量技术受二维图像分辨率、单帧图像数据量大、图像处理速度、易出现逆光等多种因素制约,同样难以满足高速、高分辨率和全天候的测量要求。
立体视觉测量是采用多个相机从不同角度获取物体的数字图像,基于视差原理恢复出物体三维几何信息。与面阵相机输出的二维图像不同,线阵相机的一维芯片输出一维图像信息,其具有视场宽、分辨率高、采样频率高、数据量小等无可比拟的优势,基于两个或多个线阵相机的立体视觉测量技术广泛应用于高精度测量领域。
基于立体视觉测量技术检测接触网几何参数的关键之一是主动照明光源。通常要求主动照明光源的亮度较高使得拍摄图像具有较好的信噪特性。目前适合线阵相机的照明光源主要有线激光光源、氙气光源和LED光源。线激光光源成本较高,要求线激光平面与线阵相机的线扫平面严格重合,安装精度要求苛刻,而且激光光源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氙气光源具有消耗功率大、体积大、温度高、使用寿命较短等不足;当前采用的LED光源为大功率常亮LED光源,由于相机曝光时间很短,LED光源采用常亮模式会产生较大的电能浪费,同时常亮模式使LED光源芯片长时间处于工作发热状态,热能堆积造成的LED光源芯片结温过高会导致LED光源芯片的实际使用寿命迅速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北京铁科英迈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北京铁科英迈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073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