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测量在模拟真实油藏条件下调流颗粒密度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05890.5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13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甄恩龙;焦保雷;钱真;巫光胜;何晓庆;王敏健;王磊磊;田磊;潘阳秋;柏森;曹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9/00 | 分类号: | G01N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金卫文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拟容器 换液 加热装置 油藏条件 回压阀 液泵 油藏 连通 测量 下调 本实用新型 测量系统 测试颗粒 出液端口 地面检测 第二腔室 第一腔室 端口连通 加压加热 密度检测 模拟油藏 油藏模拟 远距离 井筒 油井 进液 卡堵 流道 加热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量在模拟真实油藏条件下调流颗粒密度的系统,包括液泵、换液容器、模拟容器、加热装置和回压阀,所述液泵与所述换液容器的第一腔室连通,所述换液容器的第二腔室与所述模拟容器的进液端口连通,所述模拟容器的出液端口与所述回压阀连通,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模拟容器进行加热,通过对模拟容器内的油藏模拟液体进行加压加热来模拟油藏环境。该测量系统具有一方面能够在不破坏颗粒的同时测试颗粒在油藏中真实密度,实现了地面检测颗粒在油藏中真实密度的目的;另一方面,解决了因密度检测不准造成井筒卡堵以及颗粒无法远距离运移造成油井无效的问题,以满足水驱流道调整技术的施工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量在模拟真实油藏条件下调流颗粒密度的系统。
背景技术
塔河缝洞型油藏储集介质由溶洞、裂缝和溶孔组成,分布不连续,注入水在地层中经常沿某一方向流动,而其它方向波及不到,导致水驱效果不好,目前采收率只有17%。流道调整技术是在水窜主通道上放置一定量颗粒,实现对优势通道缩缝的作用,能够启动地层中未被动用的通道,提高水驱效果,注入的物质叫调流颗粒。
调流颗粒存在以下问题:
(1)颗粒多为复合颗粒,加工过程中出现内部很多孔隙,造成颗粒密度不是真实的密度,致使在井筒附近堆积,无法满足施工需要;
(2)目前国内没有对高温高压测试颗粒密度的仪器,无法确保颗粒密度与地层水密度差小于±0.03g/cm3。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如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在不破坏调试颗粒的同时测试调试颗粒在油藏中真实密度,以满足水驱流道调整技术的施工的要求的测量在模拟真实油藏条件下调流颗粒密度的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测量在模拟真实油藏条件下调流颗粒密度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泵、换液容器、模拟容器、加热装置和回压阀,所述液泵与所述换液容器的第一腔室连通,所述换液容器的第二腔室与所述模拟容器的进液端口连通,所述模拟容器的出液端口与所述回压阀连通,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模拟容器进行加热,
其中,所述模拟容器用于盛装油藏模拟液体以及调流颗粒来进行油藏环境模拟,所述回压阀用于对所述模拟容器内的油藏模拟液体进行压力限定,所述模拟容器以及第二腔室内盛装有油藏模拟液体,所述换液容器的筒体内设有活塞,将所述换液容器的筒体分隔为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液泵用于向所述第一腔室内泵入液体,推动所述活塞移动,从而对所述模拟容器进行加压,从而通过对模拟容器内的油藏模拟液体进行加压加热来模拟油藏环境。
优选地,所述模拟容器的进液端口上连接有进液管线,出液端口上连接有出液管线,所述进液管线上设有第一阀门,出液端口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分别用于控制模拟容器的进液和出液,所述模拟容器、进液管线、出液管线、进液阀门和出液阀门形成模拟单元。
优选地,所述模拟容器包括筒状本体,以及相对设于所述筒状本体轴向两端的底座和盖体,
所述底座和盖体分别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筒状本体上。
优选地,所述底座和盖体上分别设有筛网。
优选地,还包括量筒,所述量筒与所述回压阀连通,用于观察该测量系统在进行排气时,所述测量系统内的气泡是否排尽。
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为油浴锅,所述模拟容器放置于所述油浴锅内。
优选地,还包括手摇泵,所述手摇泵与所述回压阀的外控口连通,用于调节所述回压阀的预设压力。
优选地,还包括压力表,所述压力表设于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第二腔室之间的连接管线上。
优选地,所述液泵选为高压注水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058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