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任意截面对接的电缆中间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05860.4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94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宝磊;万畅;白晓烨;田正兵;缪炜庭;梁栋;吴春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天科技电缆附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18 | 分类号: | H02G15/18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2600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力锥 电缆接头 密封法兰 插拔头 电缆中间接头 电缆 本实用新型 环氧壳体 紧定套 插孔 锥托 固定设置 两端设置 热缩管套 一端设置 有效解决 直径匹配 插孔轴 热缩管 环氧 异径 匹配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任意截面对接的电缆中间接头,包含环氧壳体、电缆接头、插拔头、应力锥、锥托、应力锥紧定套、密封法兰和热缩管,电缆接头固定在环氧壳体内并且电缆接头的两端设置有与插拔头匹配的插孔,插拔头沿插孔轴向插入插孔内,应力锥套设在电缆上并且应力锥内径与电缆直径匹配,密封法兰固定设置在环氧壳体端部,应力锥一端设置在电缆接头端部,应力锥另一端通过锥托和应力锥紧定套固定在密封法兰内侧,热缩管套设在密封法兰上。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异径对接等难题,轻易实现任意截面的两电缆之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中间接头,特别是一种任意截面对接的电缆中间接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中低压电缆接头,主要是硅橡胶冷缩电缆接头和热缩接头,前者占据国内市场的80%或以上,非洲在50%以上。国内主要竞争对手为:长缆电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GCA电缆附件有限公司,安靠输变电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其连接的是相同电缆截面,最多是邻近一个规格的电缆,不能任意截面对接。硅橡胶或热缩管,如果生产成各种截面对接,那模具数量非常多,而需求市场相对很少,价格贵得离谱不说,无法预生产,所以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任意截面对接的电缆中间接头,可以实现任意不同截面的电缆的对接,并且成本较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任意截面对接的电缆中间接头,其特征在于:包含环氧壳体、电缆接头、插拔头、应力锥、锥托、应力锥紧定套、密封法兰和热缩管,电缆接头固定在环氧壳体内并且电缆接头的两端设置有与插拔头匹配的插孔,插拔头沿插孔轴向插入插孔内,应力锥套设在电缆上并且应力锥内径与电缆直径匹配,密封法兰固定设置在环氧壳体端部,应力锥一端设置在电缆接头端部,应力锥另一端通过锥托和应力锥紧定套固定在密封法兰内侧,热缩管套设在密封法兰上。
进一步地,所述电缆接头数量为三个,三个电缆接头呈正三角形对称分布在环氧壳体内,并且每个电缆接头外侧均设置有绝缘屏蔽层。
进一步地,所述插拔头和应力锥之间设置有止动环,电缆接头端部设置有与止动环匹配的凹槽,止动环套设在电缆上并且设置在电缆接头端部的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应力锥的外侧面由两个锥面构成,两个锥面均是应力锥两端端部直径较小,锥托内侧设置有与应力锥端部锥面匹配的锥孔,锥托套设在应力锥一端锥面上,锥托外径与密封法兰的孔内径匹配, 锥托滑动设置在密封法兰的孔内,应力锥紧定套外侧设置有外螺纹,密封法兰的孔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应力锥紧定套设置在密封法兰的内螺纹内并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热缩管为弧形鼓起套管,热缩管一端与密封法兰匹配套设在密封法兰上,热缩管另一端与电缆匹配套设在电缆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环氧壳体端部开有螺孔,密封法兰通过螺栓固定在环氧壳体端部螺孔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能有效解决异径对接等难题,轻易实现任意截面的两电缆之连接。独创三相共体插拔式内锥绝缘结构,既解决了相间绝缘,又做形了三合一的紧凑式结构,同时通过改变应力锥内径的大小 适应不同或相同平方电缆的对接,实接现异径对接。应力锥的设计,不仅解决了异径对接问题,同时能够消除电缆接头的绝缘屏蔽层端口的放电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任意截面对接的电缆中间接头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任意截面对接的电缆中间接头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天科技电缆附件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天科技电缆附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058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海上维修接头
- 下一篇:一种新型海陆电缆转换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