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鼻胃肠管的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05628.0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98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马云丽;陈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陆海天;夏平 |
地址: | 2100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鼻胃肠管 本实用新型 连接装置 注射器 工作负担 工作效率 卡接装置 稳固连接 药液流通 营养液输 螺纹头 内螺纹 圆台形 圆柱状 卡紧 贯通 医护 治疗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鼻胃肠管的连接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为圆台形,与鼻胃肠管的接头相配合;所述本体的下部设有圆柱状的连接部;所述本体和连接部分别设有相互贯通的通道,供药液流通;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内螺纹,能够与具有螺纹头的注射器相连接;所述本体上设有卡接装置,能够卡紧在所述鼻胃肠管的接头上。本实用新型换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与现有的鼻胃肠管的接头和注射器稳固连接,有效避免了蹦管情况的发生,确保营养液输注治疗的顺利进行,还可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适应于通过鼻胃肠管进行治疗的连接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鼻胃肠管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消化道手术治疗中,经常需要通过鼻胃肠管进行营养液的输注。当前使用的鼻胃肠管的接头大都是漏斗形的,内部设有若干道防滑凸起。操作时,将注射器直接插接在该接头上,将营养液输注到患者体内。由于营养液比较粘稠,容易凝结而堵塞管道。因此,需要通过推注一定压力的生理盐水来疏通管道。此时,由于压力较大,往往会在接头处发生蹦管的情况,严重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增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当前在胃肠到营养液输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一种鼻胃肠管的连接装置,能够有效避免蹦管情况的发生,确保营养液输注治疗的顺利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鼻胃肠管的连接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为圆台形,与鼻胃肠管的接头相配合;所述本体的下部设有圆柱状的连接部;所述本体和连接部分别设有相互贯通的通道,供药液流通;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内螺纹,能够与具有螺纹头的注射器相连接;所述本体上设有卡接装置,能够卡紧在所述鼻胃肠管的接头上。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装置包括卡箍和连杆;所述卡箍为C字形,其大小与所述鼻胃肠管的接头相适应,使其能够适当张开后套接在该鼻胃肠管的接头上;所述连杆为两根,对称的设置在所述卡箍两侧;所述连杆均为L形,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卡箍上,下端活动的连接在所述本体上,使所述卡箍能够绕连接处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卡箍开口的圆心角为30°-6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换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与现有的鼻胃肠管的接头和注射器稳固连接,有效避免了蹦管情况的发生,确保营养液输注治疗的顺利进行,还可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半剖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卡接装置示意图。
其中:1-本体;2-连接部;3-通道;4-卡接装置;401-卡箍;402-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鼻胃肠管的连接装置,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为圆台形,与鼻胃肠管的接头相配合,可以充分而紧密的塞入所述接头中。所述本体1的下部设有圆柱状的连接部2;所述本体1和连接部2分别设有相互贯通的通道3,供药液流通;所述连接部2上设有内螺纹,能够与具有螺纹头的注射器相连接,使注射器的连接更加牢固;所述本体2上设有卡接装置4,能够卡紧在所述鼻胃肠管的接头上。
如图2所示,所述卡接装置4包括卡箍401和连杆402;所述卡箍401为C字形,其大小与所述鼻胃肠管的接头相适应,使其能够适当张开后套接在该鼻胃肠管的接头上;所述连杆402为两根,对称的设置在所述卡箍401两侧;所述连杆402均为L形,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卡箍401上,下端活动的连接在所述本体1上,使所述卡箍401能够绕连接处转动。所述卡箍401开口的圆心角为30°-60°,以便满足卡接的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056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